張榮麟猝逝印尼!醫列心梗4大危險時刻 年輕人也要小心
撞球名將張榮麟在印尼參加國際賽事,因心肌梗塞不幸離世。(中時資料照)
臺灣撞球名將「火雲邪神」張榮麟昨(14日)在印尼心肌梗塞猝逝,年僅40歲,也讓心肌梗塞議題再度引發討論。醫師邱淳志指出,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已不再只是中老年人才會發生的突發疾病,提醒運動或搬重物、酒足飯飽後、忽冷忽熱、情緒激動等4大危險時刻都要留意,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羣。
心臟內科醫師邱淳志在《奕起聊健康》節目上指出,冠狀動脈負責心臟的血液循環,若被血塊堵住,就會造成心肌梗塞,若未及時處理,就會有生命危險,且心肌梗塞已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現今年輕人若未留意生活習慣,也可能中鏢。
邱淳志指出,血壓出現劇烈變化時就容易心肌梗塞,有4個時間點要小心,首先是「運動或提重物」,突然的劇烈運動或過量運動,會讓身體難以負荷,有時會看見馬拉松跑者倒下,通常都是心臟超過負荷造成心肌梗塞;提重物則是因爲會突然憋氣去搬東西,導致血壓瞬間上升,若心血管原先就有問題,血流在血管內會劇烈衝擊,導致血管內斑塊破裂,造成堵塞。
其次是「酒足飯飽後」,邱淳志表示,吃了大餐後,身體會將較多血液流到腸胃,導致心臟血流不夠,因此儘量不要暴飲暴食,飲酒也要有所節制;再來是「忽冷忽熱」,當身體感受到冷時,血管會收縮,感到熱時則會擴張,血壓容易有劇烈變化,導致心臟血流不夠,容易心肌梗塞,因此要留意溫差,夏天在外避免一下子走進冷氣房,最好是採漸進式,讓身體適應溫度變化。
最後是「情緒激烈」,憤怒時會讓血壓上升,有心血管疾病或是高危險羣的人,一定要留意自己的情緒,不要太常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