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德秘書長榮退 見證馬祖從戰地走向民主的關鍵推手
秘書長張龍德於卸任之際表示,能夠在公部門服務30年,是一生的榮耀與責任,他感謝歷任長官與同仁一路相伴,「未來仍會以另一種方式,繼續關心馬祖、回饋鄉里。」 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連江縣政府秘書長張龍德今日正式退休,圓滿結束長達30餘年的公職生涯,縣府於早晨主管月報會議前,爲他舉行一場溫馨的歡送會,由縣長王忠銘親自致贈榮退紀念品與感恩花束,現場氣氛溫暖感人,洋溢着敬意與祝福。
張龍德是土生土長的馬祖人,少年時懷抱司法夢,立志成爲檢察官,爲實現理想,即便成績足以錄取日間部,他仍堅持選讀東吳大學法律系夜間部,白天工讀、晚上求學,不僅自力完成學業,甚至還貼補家用。他在大學時期不僅活躍於社團、籃球隊,更曾擔任學生會會長,是同儕眼中的風雲人物。
儘管未能如願進入司法體系,張龍德畢業後仍選擇返鄉,以法律專業投入馬祖的政務改革。民國81年,正值戰地政務即將解除之際,他應縣府之邀返鄉,協助推動法制整建、財產接管及相關戰地法規的廢止,成爲馬祖從軍管走向民主自治的關鍵推手。
三十餘年來,他歷任法制業務主管、消保官、縣議會法制室主任,最終擔任縣府秘書長,成爲縣政運作中最穩定的中樞。他以理性思維、感性關懷處理各項事務,是府內同仁最信賴的行政後盾。他的眼光,總是比問題發生還要提早一步,他曾說「幕僚的責任,是在災難發生前預見風險,在錯誤萌芽時擬妥解方。」他也鼓勵年輕同仁不要只是等指令,要勇於任事、敢於承擔,充分展現一名資深文官的風範。
縣長王忠銘今日也在臉書發文表達不捨與敬意,他說,無論是爭取中央計劃補助、推動建設落實,或是府會溝通與內部協調,張龍德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就像一位老船長,在風浪最急時穩住方向盤,帶領大家穿越不確定的航道。」
王忠銘特別感念張龍德對家鄉的深厚情感,他提到,張秘書長原本只打算回鄉半年,完成戰地政務交接任務後便離開,但最終選擇留下,因爲他說「這是我生長的地方,我願意爲她做得更多。」這份情懷,超越制度,是一種牽掛、一種使命,更是一份對故土無可取代的愛。
張龍德於卸任之際深情表示,能夠在公部門服務30年,是一生的榮耀與責任,他感謝歷任長官與同仁一路相伴,也期盼展開人生的嶄新旅程,「未來仍會以另一種方式,繼續關心馬祖、回饋鄉里。」
這些年來,秘書長張龍德無論是爭取中央計劃補助、推動建設落實,還是處理府會溝通、平衡局處運作,他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連江縣政府秘書長張龍德(前排右二)今日榮退,縣府於早晨主管月報會議前,爲他舉行一場溫馨的歡送會,由縣長王忠銘(前排右三)親自致贈榮退紀念品與感恩花束。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連江縣政府秘書長張龍德從不誇耀自己的貢獻,但縣府同仁都覺得,他是政府體系裡最堅實的中樞。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連江縣政府秘書長張龍德見證五星縣市長九連霸榮耀,卻從不將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只願默默推動並穩穩向前。圖/連江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