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傑代表:讓患者們再也不用拎着一大袋子膠片到處跑
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張俊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作爲一名心血管病醫生,把心臟手術中的“搭橋”和人大代表與人民羣衆搭建“連心橋”融合起來,這樣一份“動心”和初心將激勵他在醫療技術上不斷突破、追求卓越。同時,把人民羣衆的急難愁盼梳理成一份份針對性強、惠及面廣的意見建議,爲守護人民健康作出更多貢獻。
張俊傑介紹,他的日常工作伴隨着一份特殊的體會,那就是“動心”。一種“動心”是來自心血管病手術中的“動真心”。另外一種“動心”,是來自一名醫生面對患者時涌動的良心和人大代表的初心。
張俊傑說,在醫院工作,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患者拎着一大袋子沉甸甸的膠片東奔西走,那是在就診時獲得的影像報告。患者們長途奔波、小心翼翼攜帶的這些膠片很辛苦也很麻煩,但是提供的信息量其實非常有限。針對這一難點痛點,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解決。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張俊傑提交的《關於加快推進醫學影像“雲膠片”應用的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當年5月份,江蘇便率先建成了全省衛生健康雲影像平臺,接診醫生坐在電腦前動動鼠標就可以隨時隨地調閱異地患者的影像報告,患者們再也不用拎着一大袋子膠片到處跑了。平臺建成以後,據估計江蘇省全年可爲患者減少重複檢查的費用約20億元。
“去年11月份,國家衛健委等七部門聯合公佈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指導意見》,隨着這些制度、技術等各方面支持的不斷完善,相信很快全國層面也將實現通用互認,到那時異地患者就診就能更加省心省時省錢了。”張俊傑說。(李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