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歐洲強權氣勢崩解 卻對世界「說三道四」更顯尷尬

美國禮賓司長克勞利(右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中)、美國總統(中左)以及歐洲國家領導人。(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18日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和7位歐洲領袖會面,照片曝光後卻引發外界熱議,有人認爲川普對歐洲盟友的羞辱。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20日對此發文感慨,歷經3年多的俄烏全面衝突,歐洲強權的主導地位已經徹底崩解,現況不僅反映歐洲國家在區域安全上無力自處,卻又對世界說三道四,反而顯得他們的對外政策陷入尷尬。

張競回顧,最初烏克蘭危機源於2013年底的廣場革命,隔年2月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其後在2014年與2015年,歐洲由德國與法國主導,透過明斯克與新明斯克協議,短暫緩解了衝突。然而,當2022年2月俄烏戰事全面升級後,美國深度介入,歐洲大國逐漸喪失主導權。

他指出,華盛頓雖然推動經貿封鎖、金融制裁與科技限制,仍無法讓莫斯科屈服。戰場上,烏克蘭陷入困境,部隊消耗嚴重,使跨大西洋關係裂痕加深。

張競認爲,歐洲人「無法解決歐洲的事」已經十分難堪,如今北韓更直接派兵進入俄境協助作戰,幫助俄方將烏軍逐出境外,讓歐洲政壇顏面盡失。對比之下,歐洲領袖如今面對川普的氣勢變化,只能飛越大西洋,倚賴白宮出面善後,這種「俯首聽訓」的姿態,凸顯其在克里姆林宮面前的無力。

他最後質疑,當歐洲政治人物連自家門口的問題都無法處理時,又有何資格對世界其他地區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