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3104艦進塢得切除艦艏 南海軍艦互撞是觀察戰損修護的時機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解放軍海軍桂林艦(舷號164)與海警3104艦因在黃巖島東部水域,與菲國海岸防衛隊「馬格巴努亞號」(BRP Teresa Magbanua)、「蘇魯安號」(BRP Suluan)與民用補給船「帕馬馬拉卡亞號」(MV Pamamalakaya)對峙,並於驅趕「蘇魯安號」(BRP Suluan)時,發生碰撞事件。海警3104艦左舷艦艏直接擦撞桂林艦左舷,自艦艏刮至艦艉。

▲▼爲了驅逐菲律賓巡邏艇,中國052D型桂林艦與中國海警3104艦互撞。(圖/翻攝自菲律賓官網)

菲國媒體主動發佈新聞稿,中國大陸到目前爲止,並未對外透露任何資訊。菲方對於解放軍海軍與海警發生此種碰撞事件,自然幸災樂禍相當得意,各種譏諷酸言酸語強力放送,但與其任由感性支配跟着菲國官方與媒體起舞,毋寧冷靜觀察解放軍與海警如何後續應變處置。謹列出下列各項要點,祈請各方先進不吝指正。

首先就是目前菲國對外發布影像資料,僅能顯現水線以上受損狀況,桂林艦艦艏聲納音鼓與艦體外突出物,諸如水線下舭龍鼓與穩定翼都可能受損,至於艦艉俥葉與舵板是否受損,還有附於艦體隔堵各類管系與纜線,其實都要在返港後,詳細檢查破損與探漏。所以不要認爲表面輕傷沒有大礙,水下受損狀況與嚴重內傷纔是真正重點。

至於3104艦在影像看來艦艏嚴重損毀,勢必要進塢切除整個艦艏,並且換裝全新艦艏結構、錨機、錨具與相關設備。但很可能整個3104艦修理工程,將遠較遭致撞擊之桂林艦來得單純簡單。

其次就目前所知,菲國海岸防衛隊「馬格巴努亞號」(BRP Teresa Magbanua)、「蘇魯安號」(BRP Suluan)與民用補給船「帕馬馬拉卡亞號」(MV Pamamalakaya)等三艘艦船已離開碰撞事件海域。解放軍海軍桂林艦與海警3104艦在撞擊事件發生後,因爲受損狀況已無法符合戰備要求,當時就被解除任務編組,奉命返港實施檢修工程。當地海域戰備值勤巡邏作業,立刻由第二線策應兵力接防,在海上透過通信實施任務交接後,解放軍海軍桂林艦與海警3104艦,在未獲得其他中國大陸解放軍或海警艦艇編隊伴護狀況下,各自駛離碰撞事件海域。

依據前述二艦駛離碰撞事件海域返港航向判斷,其應是前往海南實施後續修繕工程;儘管有網路流言暗示,該兩艦有可能前往廣東實施後續修繕工程,但就解放軍後勤支援修艦作業能量來看,位於榆林港附近維修設施作業能量,應可充份滿足應急修理與塢內工程。

下面就是重點所在,發生此種讓人難堪碰撞事件,其實是讓吾人獲得檢視解放軍海軍後勤修護作業能量最好時機。假若真是遇到戰爭衝突,戰艦海上交鋒後,必然會產生大量軍用造船廠修護工程需求,其作業負荷能量與修護效率是重要戰略參數。發生碰撞事件,正可以藉此操兵檢驗後勤支援修護作業能量。

其實就目前解放軍海軍大量艦艇修護設施閒置狀況,突然有此修護任務上門,後勤體系與造船修護廠所必然是會卯足勁投入修理作業,何時能讓這兩艘艦完成修護作業,儘速重新上陣服勤,正是上級關注焦點,解放軍海軍假若能在發生此等難堪碰撞事件,迅速完成修護工程,讓受損艦恢復戰備,其實亦有其戰略意涵與象徵意義,更有潛在嚇阻效果。

因此未來各方對中國大陸解放軍情報蒐集與觀察重點,必然就會將焦點鎖定這兩艘艦修理工程與恢復戰備,重新返回南海服勤進程與效率。吾人必須牢記,戰損修護作業能量與戰力重建是重要軍事戰略要素;解放軍海軍與海警是將重點置與檢討過失追究責任,還是將重點針對損傷修護與戰力重建,其實就是吾人檢視解放軍戰略文化與治軍格局最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