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產地轉移 抗關稅 臺PC品牌A、B計劃備戰

因應美加徵關稅,品牌廠宏碁日前率先表態會調漲售價。圖/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新一波喊話課徵關稅

川普政府再度揮動關稅大刀,原訂3月4日起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關稅如期實施,並再對中國額外增加10%關稅徵收,震撼國際市場。臺系品牌廠歷經數月的「減敏」訓練,沙盤推演的A計劃、B計劃皆已備妥,等美國政府正式施行關稅政策,因應計劃就隨之展開。

臺廠中最受矚目的,是日前率先表態會漲價的品牌廠宏碁。公司將因應關稅漲幅變化、適當調整在美售價,同時評估銷美產品的產地移轉等方向未變,後續會依照成本變動、市場需求和競爭市況等不同因素,彈性調整產品售價與供應鏈,以因應不同情勢的影響。

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近日迴應外媒時指出,初步以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產製的銷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評估,宏碁旗下受影響的所有銷美產品,將以美方正式實施加徵關稅的進出口時間點作爲依據起算,反應關稅漲幅、預設調漲10%。

目前宏碁的供應鏈夥伴,已有落地東南亞的產線支應,後續是否擴產、或皆轉向東南亞生產,抑或擴大在美當地供應鏈夥伴的桌機產能,仍待近日情勢的發展,進一步評估。

華碩作爲全球主機板、顯示卡的銷售市佔之首,在美國Wintel(採Windows作業系統之PC)與宏碁均位居前五大品牌,在前一回美國展開關稅政策時,即把銷美產品的產地移出中國大陸,轉向東南亞、也有部分落地臺灣。

華碩日前表示,針對美關稅等國際情勢變化,已制定強化供應鏈韌性的方案,來降低外部風險,亦將持續關注美國的關稅政策,對其成本結構帶來的影響,並保持營運彈性以作因應,同時致力於爲消費者提供最佳的產品價值和使用體驗。

板卡廠的兩家代表性公司微星和技嘉,同樣在前一波美國關稅戰時,把受影響的部分產品,改自臺灣廠爲主要的出貨支援,不過,產能不足以支應的一些陸廠產製、銷美產品,仍反應當時25%的關稅、進行調漲。

目前兩大板卡廠在臺產能皆佔相當高比重,預期兩業者主要銷美的板卡產品,屆時將先以臺廠出貨爲主,後續再視情況彈性調整。此外,因應AI伺服器的需求未降,兩業者去年間也已積極部署在美國的AI伺服器後段組裝產線,且同樣都落地於加州,預計最快今年上半年逐步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