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高新區16個項目簽約 總投資44.3億元

蘇報訊(駐張家港記者 楊溢 陳夢嬌 見習記者 張東慧)昨天,張家港高新區(塘橋鎮)“拼搶一季度、奮戰開門紅”投資洽談會暨項目簽約活動舉行。總投資44.3億元的16個項目簽約,涵蓋智能製造、生物醫藥、低空經濟、跨境電商等多個領域。

打“飛的”上班,快遞無人機“閃送”……近年來,隨着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落地,低空經濟正成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活動當天,在低空經濟領域深耕10餘年的徐金浩,帶着卓世航空工業級大載荷無人飛行器項目走上籤約席。該項目總投資1億元,擬建設大載荷無人直升機產品研發中心、無人機整機組裝和調試中心。項目將主要從事物流無人機及消防無人機的研發及生產,投產後可實現年產3000臺大載荷無人直升機,3年預計實現1.5億元營收。

作爲無人機行業的“老兵”,徐金浩先後在深圳飛馬機器人、新譽集團、京東物流無人機等企業任高管,並主導中國首架全碳纖維固定翼無人機的設計。此次佈局落子張家港高新區,正是被這裡優質的營商環境和完善的創新生態所吸引。“張家港高新區給了我們很多的人才政策及相關配套服務,我也順利入選張家港領軍人才,獲得了200萬元資助,這爲企業落地港城,低空高飛提供了重要支持,我們將把企業打造成以張家港爲中心,輻射長三角的無人機大型科技企業。”徐金浩說。

作爲張家港的“創新發展策源地”和“城市東部中心”,今年以來,張家港高新區持續招大引強,培優育強,20個新開工三級重大項目開工率超50%,招引項目20個,並建成投用張家港最新最好的科創載體之一——東渡人才港,首批總投資15億元的26個科技型項目已集中入駐。

今年是張家港“發展優勢提升年”,該市瞄準“4+4”產業鏈方向,實施“調高調輕調優產業結構三年行動計劃”,升級煥新鋼鐵、化工、紡織等傳統支柱產業,發展壯大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前瞻性培育新型儲能、第三代半導體、商業航天、氫能等未來產業,加快構建具有“港城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集聚發展新優勢,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