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PU廠繳空汙費被追討4千萬 環保局:不實申報恐超過5年

彰化和美一家經營20多年PU合成皮製造廠長期低報原物料用量,蓄意短繳空氣污染防制費,被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與刑法詐欺得利罪送辦,最後法院裁定補繳空污費4000萬元,彰化縣府環保局指出,目前法令規定最多隻能追繳5年空污費,但實際上業者不實申報情形有可能超過5年。

環管署在2023年透過中區環境管理中心比對事業許可資料,發現這家PU合成皮製造廠有異常,以當時生產線數量來看,原物料申報量相對少,通知彰化縣政府環保局,環保局人員進一步分析業者廢棄物、廢水許可量,認爲業者高度可疑,最後報請檢方偵辦,進場稽查,再比對國稅局稅捐資料,確定業者長期短報空污費。

這家廠位在住宅區內,爲傳統家族經營的工廠,調查期間,公司負責人很快就坦承短報,最後遭判緩刑4年,但因故意申報不實,被裁定應繳納費額以2倍排放量計算,覈計追繳空污費4000萬元;此外,該公司另因空污設備未按許可證要求操作,再被罰10萬元。

工廠等固定污染源,依規定須根據排放的空氣污染物種類和數量繳交空污費,環保局人員說,以往進廠稽查因難強制業者拿出原物料發票比對,查覈上並不容易。

彰化縣環保局長江培根說,過去檢警環合作偵辦以廢棄物、水污案件較多,空污部分近年運用智慧稽查系統,更能勾稽業者申報資料的真實性,透過初步的資料掌握,再由檢方指揮偵辦;該案啓動後,環保局有了相關經驗,後續也以此勾稽出其他異常業者,陸續有1、2件案件報請檢方偵辦中。

江培根也說,空氣污染中除了PM2.5,臭氧也是空污防制重要的一環,而工廠使用的有機溶劑排放就有可能影響臭氧量,因此須嚴加管控。目前縣內26個行政區布建500臺空品感測器24小時全天候監測空氣品質數據,再同步搭配AI智能影像判煙系統及無人空拍機等科技監控工具,業者須確實操作空氣污染防制設備。

彰化和美一家經營20多年PU合成皮製造廠長期低報原物料用量,蓄意短繳空氣污染防制費,被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與刑法詐欺得利罪送辦。圖/彰化縣府提供

彰化和美一家經營20多年PU合成皮製造廠長期低報原物料用量,蓄意短繳空氣污染防制費,被依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與刑法詐欺得利罪送辦。圖/彰化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