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女殺母後墜樓亡 精神醫曝兩人恐陷「死亡螺旋」

彰化市前天發生一起母女雙亡案件,兩人疑因病痛與照顧壓力所苦才發生憾事。衛福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指出,獨自一人長期照顧患者,恐陷入「死亡螺旋」,這時需要身旁的人介入打破負面循環,除了親友,長期門診的醫療人員也是關鍵。

警方調查,46歲賴女前天(9日)被發現墜樓身亡,隨後在其住處發現70歲賴母也陳屍家中,頭、頸部有傷,現場留有一封有兩人簽名的書信,疑因賴母長期病痛,賴女孝順在醫院附近買房以利就醫,更幾乎都自己照料母親,卻發生憾事。

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這類弒親後輕生案件在臺灣每年大約有30起,但在自殺防範卻很少被提到,尤其是獨自一人長期照顧患者,容易形成兩人封閉世界,負面情緒互相影響下,恐陷入死亡螺旋,而沒察覺應該要對外求助。

當照顧者本身有意識到快要失控,已產生憂鬱、情緒低落或尋短念頭,這時間就該求助,尋求醫療資源或喘息服務;但若照顧者與患者已陷入死亡螺旋,那身邊的人,像親友、醫療或社政人員就至關重要,需要有人介入打破封閉的負面循環。

他進一步表示,如果當時有人主動關心與注意,應該可以發現,除了親友,最可能發現自殺高風險的管道就是長期看病門診的醫療人員。可惜的是,多數醫療人員不具備長照概念,普遍沒有關注家屬的照顧負擔與身心反應的習慣。

若第一線發現長期就醫的患者或照顧者就醫時常抱怨,情緒低落,甚至發現有憂鬱、焦慮、失眠等狀況,自己診間無法處理,就轉介到精神科或身心科;當然身旁的親友也有這樣的常識,也能幫忙注意照顧者情緒與心情,必要時就建議求助。

沈政男強調,這類弒親後輕生案件的長照悲歌,絕不是一時三刻出現,都是陷在暗無天日的照顧長夜裡好久,纔出現悲觀想法,因此在超高齡社會,看病絕對不能只看老人家,同時也要關注家屬或照顧者的情緒反應與負擔,降低悲劇發生。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長照-長照悲劇。圖/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