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驚喜畫面 石虎白天現身芬園

彰化八卦山一帶是石虎重要棲地之一,近日芬園鄉大竹社區透過自動攝影機,拍攝到石虎白天現身的畫面。圖/彰化縣府提供

彰化八卦山是石虎重要棲地,近日芬園鄉大竹社區透過自動攝影機,拍到石虎白天現身的畫面,讓社區居民相當驚喜,彰化縣府去年透過計劃,近兩年已在三個社區拍到石虎活動;南投縣昨也發佈「友善石虎、南投同行」的成果發表會,展現86公頃的友善農田,讓石虎、白鼻心等動物與農民共榮。

彰化縣府去年推動「石虎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計劃」,鼓勵民衆與社區參與生態監測,主動通報,同意設置攝影機,目前芬園大竹社區、大埔社區、彰化市臺鳳社區、和美嘉寶社區、花壇長沙社區都有監測攝影機。

該計劃由嘉義大學執行,去年5月在嘉寶社區拍到石虎,該區因鄰交流道、溪流,又有花生田吸引老鼠,也引來石虎覓食,另外河堤旁的芬園大埔社區,去年12月也首次記錄到石虎現蹤,因兩地持續拍到石虎影像,判斷已成石虎固定的生態廊道。

嘉義大學副教授劉建男表示,彰化早期石虎出現多是以路殺方式被發現,近年透過監測計劃與社區參與,逐漸掌握分佈熱區,集中在貓羅溪、烏溪流域沿線,也有擴散趨勢。

南投縣府昨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舉辦「友善石虎 南投同行」成果分享會。縣長許淑華分享,南投有近50名農友實踐友善農作,友善農地面積達86公頃,作物從稻米、香蕉、紅龍果到芭樂、柑橘都有,除石虎外,白鼻心、食蟹獴等小動物也重回田野。

林保署長林華慶指出,南投試辦生態服務給付後,已擴大至苗栗、臺中、彰化等地,石虎友善農地累積300公頃,還成立52支巡守隊定期巡護山林、通報違法狩獵行爲,透過標章、給付、社區參與等多元機制,讓農友成爲生態守護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