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恢復閩滬赴臺團遊點燃兩岸交流期待
來源:環球時報
1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宣佈,將於近期恢復福建、上海居民赴臺團隊遊。這個消息讓臺灣旅遊業者普遍感到振奮,有人感慨:“今年總算能過個好年了。”在兩岸關係緊張複雜、兩岸同胞往來受到臺當局的限制阻撓的背景下,祖國大陸的善意舉措將爲加深兩岸民間交流、促進兩岸關係融合發展注入動能。
自去年5月以來,民進黨當局屢屢謀“獨”挑釁。將祖國大陸和香港、澳門的旅行警戒上升爲“橙色”等級,嚴格限制兩岸直航的航點航班、禁止組團赴陸旅行等舉措,爲兩岸民衆的往來設置了障礙,傷害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預期。受民進黨當局錯誤政策的影響,島內旅行業一片慘淡。據島內有關部門估計,2024年各地赴臺旅遊者約785萬人次。這不僅與1100萬人次的歷史高點差距懸殊,也與年初出於對疫情後旅遊業恢復的樂觀預期而設定的1000萬人次目標相去甚遠。其中,大陸游客人數減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2024年1月至11月,695萬人次赴臺旅遊者中,來自大陸的僅有約38萬人次。而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在疫情前的2019年,兩岸人員往來達900萬人次,大陸游客赴臺旅遊人數約爲300萬人次。
幾年來,島內各界不少人熱切期望兩岸能恢復正常人員往來。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臺北市市長蔣萬安等人多次呼籲,希望民進黨當局解除限制兩岸交流交往的錯誤政策,爲大陸民衆恢復赴臺旅遊創造條件。同時,大陸也採取多種舉措,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往來正常化、常態化,包括試點福建省民衆赴金門旅遊,第十六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中華文化峰會、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等系列交流活動,減免“首來族”參觀旅遊景區門票費用,等等。在中國大陸各領域政策的推動下,2024年兩岸貿易總額達2929.71億美元,同比增長9.4%。其中,大陸對臺出口751.89億美元,同比增長9.8%;大陸自臺進口2177.82億美元,同比增長9.3%。據商務部統計,2024年大陸新設臺資企業7941家,同比增長1.6%。同時,年內兩岸人員往來440.5萬人次,同比增長53.8%;其中,臺灣同胞來大陸402.3萬人次,同比增長54.3%。在各種阻撓限制中,兩岸同胞的交流合作依然持續擴大,兩岸經貿、科研融合發展也持續深化,共享發展機遇與時代紅利。
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兩岸僑胞返鄉迎來高峰之際,大陸方面恢復上海和福建地區民衆赴臺團體遊,是彰顯“兩岸一家親”理念,爲推動兩岸人員往來和旅遊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持續努力、釋放善意。在善意外,選定福建和上海也有實際考量。一方面,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具有地緣優勢,傳統上就是兩岸民衆往來密切的區域;另一方面,上海作爲東部沿海城市的明珠,也是赴臺旅遊意願最爲旺盛的地區之一。因此,此舉若最終順利落地,有望極大改善大陸民衆赴臺旅遊數量有限的狀況,同時對於拉動島內旅行業者的營收、密切兩岸同胞的感情,也具有重大意義。
但遺憾的是,雖然大陸邁出了攜手共舞的一步,但“舞伴”卻給兩岸期盼的民衆潑了一盆涼水。對於大陸的政策,民進黨當局雖表示歡迎,但卻提出通過“小兩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和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進行協商。正如國臺辦發言人強調的,兩岸旅遊問題的癥結和障礙在民進黨當局,不在“小兩會”是否溝通。自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藉機單方面全面禁止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禁止島內旅行社經營赴陸團隊遊業務時,可並沒通過“小兩會”與大陸方面溝通。民進黨當局此次之所以提出通過“小兩會”溝通,其目的不是要敲定大陸民衆赴臺旅遊的具體安排,而是帶有政治目的,即實現“沒有九二共識也可以與大陸協商”。毫無疑問,這一點觸及了大陸的對臺政策底線,大陸也絕不可能答應。
此外,也存在着航班航點等現實問題。2024年1月到11月兩岸之間平均每週航班298班,平時的上座率就已達80%以上。春節前後,大陸臺商往返高峰將至,若疊加大陸游客赴臺,定將造成一票難求等難題。要想真正深化兩岸民間交流,還有很多機制性問題待解決。正如馬英九所言,這些都需要民進黨當局本着“以兩岸同胞利益”爲重的心理,用開放代替對抗,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作者是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政治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