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弘:中亞最長大橋也是中塔合作紐帶
來源:環球時報
近日,塔吉克斯坦交通運輸部與中國公司簽署協議,共同建造中亞最長大橋。新橋將連接蘇爾霍布河兩岸,這對塔吉克斯坦經濟具有戰略意義,將進一步助力塔吉克斯坦成爲中亞重要的交通戰略樞紐之一。
首先,大橋項目是中國睦鄰外交的典型案例。塔吉克斯坦是中國重要的戰略伙伴,也是重要的鄰國,雙方關係在建交33年以來得到長足發展,實現從睦鄰友好到戰略伙伴再到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飛躍。中國在發展與塔吉克斯坦的關係上始終堅持與鄰爲善、以鄰爲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親誠惠容的理念。目前,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爲塔吉克斯坦第二大貿易伙伴、最大投資來源國,在基礎設施和投資領域合作成果豐碩。中國在塔吉克斯坦的投資涵蓋了通信、金融服務、礦產勘探等多個領域,這些項目不僅助力兩國企業成長,更深化了中塔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雙方關係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面臨廣闊發展前景。
其次,踐行“要想富,先修路”的發展理念。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改革開放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始終秉持與夥伴共享發展機遇的理念,爲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其中,“要想富,先修路”正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寶貴經驗之一。塔吉克斯坦境內多山,山地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93%,有“高山國”之稱。塔吉克斯坦的道路設施狀況較差,缺乏應有的維護,加之頻繁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破壞,已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改善基礎設施不僅能提升民生福祉,還能促進貿易發展、吸引投資,爲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力。作爲塔吉克斯坦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國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爲兩國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在資金、技術和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09年,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參與中塔公路的改擴建項目,2014年,完成了全長約150公里的一期杜尚別至丹加拉路段改造工程,滿足了沿線居民的交通需求。2022年,中塔公路二期建設項目也順利啓動,進一步推動了塔吉克斯坦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與發展。此次建橋項目是中塔兩國共謀發展的又一成果。
再次,修路建橋是落實“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重要舉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在21世紀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實踐。當前,衆多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階段,其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後於經濟增長需求,無論在質量還是數量上,均遠低於國際標準,嚴重製約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在能源、通信、交通等關鍵領域,基礎設施的供給嚴重不足,同時建設資金短缺、技術匱乏和經驗不足,成爲制約其發展進程的突出“短板”。塔吉克斯坦作爲中亞地區的重要國家,是中國在“一帶一路”合作中的關鍵夥伴。中國積極參與塔吉克斯坦的基礎設施改革與升級,幫助其打通與中國、南亞、西亞的交通網絡,促進商品、投資和人文交流的順暢開展。這不僅有助於塔吉克斯坦突破發展瓶頸、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也有助於爲中亞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和共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中亞落地生根的生動體現。
最後,必須指出,共建“一帶一路”並非中國的地緣政治工具,而是旨在促進共同發展和地區穩定的國際合作平臺。中國沒有什麼所謂的謀求勢力範圍的地緣戰略意圖,更不會做強人所難的事。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時,經常會質疑和抹黑中國,甚至稱這是中國與俄羅斯的地緣競爭。必須強調,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基礎設施合作是互利共贏的發展項目,不是地緣政治競爭的工具。此次大橋項目是亞洲基礎設施銀行嚴格按照國際規則辦事,中國企業通過競爭中標,並將與塔吉克斯坦密切協作,預計80%的項目工作將由塔吉克斯坦人員完成。這不僅體現了“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落地生根,更彰顯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塔吉克斯坦大橋項目是中塔合作的生動註腳,彰顯了兩國在經貿合作中的堅定與互信。大橋的意義遠不止於“天塹變通途”,更是中塔兩國人民心靈相通的紐帶,爲兩國關係的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作者是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