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聽太太吐工作苦水無共鳴…兩人大吵後 他拿出這甜點讓她學會不焦慮

示意圖/ingimage

我總會經常性地察言觀色。就算怎麼明顯,只要一察覺同事好像心情不好,我就會猜想會不會是自己的問題。然後我會爲了平復對方的壞心情而積極地主動幫忙工作。直到最近,我一直以爲大家都是這樣。

現在仔細回想,其實我從小就習慣看着大人的臉色過生活。直到長大成人,也還是擺脫不掉這個習慣。在社交生活中,我總是對他人的情緒特別敏感,有時甚至認爲自己必須幫忙周遭的人解決問題。

本文出自《停止情緒內耗的人際C位》

當然,丈夫非常願意聽我抱怨,可是他總是沒有半點共鳴,當然也不會給我任何建議,所以抱怨到最後就會演變成夫妻吵架:「爲什麼你每次都不認真聽我講話?

於是丈夫必定會在說出多餘的話之前,躲到另一個房間去,然後在經過一段時間後,輕聲地問我:「要不要一起吃冰淇淋?」吃完甜甜的冰淇淋之後,我的情緒也穩定了不少。

丈夫和我完全相反,他似乎總是心情很好的樣子。不論加班再晚,不論再怎麼疲累,他總是笑瞇瞇地走進家門。當他真的感到疲累的時候,會趕快上牀睡覺,假日則會把時間花在興趣上頭。雖然他偶爾也會發發牢騷,不過卻從來不曾跟我要求過什麼。

丈夫不會勉強自己接納別人的情緒,更不會強迫別人非得接納自己的情緒不可。和他同居之後,我第一次察覺到,原來「讓別人接納自己的情緒是理所當然的想法,早已在我心中根深蒂固。香甜的冰淇淋則教會我,自己的情緒應該自己處理。

領悟到「自己的情緒,應該自己處理」的道理之後,我慢慢地學會不讓自己的情緒干擾到周遭的人,也儘量不讓周遭的情緒影響到我。首先,只要改變自己的想法,對周遭的看法也會隨之改變,如此就不會再感到焦慮,同時也不會有過度干涉的情況出現。

如果職場裡面有情緒不好的人,除非有安撫對方情緒的必要,否則最好不要和對方有太多牽扯,儘可能確保物理性的距離就好。悄悄地離開座位,去自動販賣機買瓶飲料吧!如果不是太緊急的話,就把討論的事情留到下次,先處理其他工作吧!

另外,和重要的人一起生活的時候,最好也別忘了私下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爲工作而感到焦慮時,可以在回家的路上找間咖啡廳,先讓自己稍微喘口氣。碰到令人煩心的事情時,就吃塊美味蛋糕,轉換一下心情,或是找間漫畫咖啡廳或水療中心,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

就像這樣,事先找出平復個人情緒的方法,便可以保護自己和重要的人,避免受到情緒的傷害。今天家裡的冰箱同樣也塞滿了我和丈夫一起品嚐的冰淇淋。

你不需要承受他人的情緒,同時也不應該讓其他人承受自己的情緒──這便是成爲獨立成年人的第一步。

(本文出自《停止情緒內耗的人際C位》作者:思考系OL 譯者:羅淑慧)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