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舵阿里20個月,吳泳銘內部信再提“重新創業” !
《科創板日報》5月9日訊(編輯 樑又勻),掌舵阿里20個月,今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內網再次發聲。
“阿里巴巴必須放下過去的成績,回到創業初心,以創業者的心態,開啓一段全新徵程。”在內部信中,吳泳銘認爲,阿里要想“重新創業”,AI仍然將是未來的變革方向。
吳泳銘表示,公司過去兩年主動變革,圍繞“用戶爲先、AI驅動”的戰略主線,對業務方向進行了重新聚焦和優先級的重組。接下來集團將以飽和式投入的打法,聚焦於幾大核心戰役。這幾個關鍵戰役將由多個業務方參與,發揮各自優勢和長項。
實際上,吳泳銘已經多次談及阿里“重新創業”的概念,其“ALL in AI”的策略帶動阿里雲成爲電商業務之後的第二增長曲線,同時也幫助阿里巴巴重新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截止今日收盤,阿里巴巴港股股價報收於123.6港元,市值2.36萬億。
吳泳銘掌舵阿里20個月,再提“重新創業”
2003年非典肆虐下,一羣阿里人被迫在杭州湖畔花園的一間民房中居家辦公,當年5月10日淘寶網正式上線。爲了紀念抗擊“非典”,阿里將每一年510設爲阿里日。
“我們必須抱着從零開始的心態,像創業公司一樣思考,從中創造機遇,否則我們面臨的只會是風險。”吳泳銘在今日的內部信中提醒阿里人不要忘記爲何出發。
此外,吳泳銘也解釋了爲何選擇現在在西溪園區揭幕1:1復刻的湖畔小屋。“不是爲了懷舊,而是要提醒我們所有人,今天阿里依然在創業。”
實際上,吳泳銘重回阿里之後,一直再強調阿里的創業精神。
2023年9月,昔日的“十八羅漢”阿里第一代程序員吳泳銘重新出山,正式出任集團CEO一職,就開始全力推動公司組織內部改革、業務重心再佈局的重任。
彼時的阿里,正面臨業務困境,而在上任兩個月後的首次財報電話會上,吳泳銘首次談阿里“重新創業”概念,並確立“用戶爲先、AI 驅動”的集團調整主線,對業務方向進行了重新聚焦和優先級的重組。
一時間,阿里開啓了一場圍繞AI的“再創業”。兼任阿里雲智能集團CEO的吳泳銘,以阿里雲業務爲突破。在吳泳銘的主導下,阿里雲提出了兩大方向,一是打造“AI時代最開放的雲”,爲行業提供AI基礎設施,二是創建開放繁榮的AI生態。
近兩年,除了公司在AI技術設施上的直接投入,也加大了對AI產業的投資。當前知名的AI技術模型公司中,智譜AI、零一萬物、百川智能、月之暗面、MiniMax等近兩年的融資都有阿里系資本參與。
“AI技術革命,也讓阿里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有機會產生更大協同效應,”吳泳銘在內部信中表示,如何運用AI技術重塑組織運作方式和提升效率也尤爲重要。阿里會在工具支持、組織保障、考覈機制上全力保障,讓改變不僅落於口頭。
阿里業務層全面擁抱AI
回顧吳泳銘掌舵阿里的20個月,是阿里業務層擁抱AI的20個月。
2023年12月,阿里通義千問實現了“全尺寸、全模態”開源,衍生模型超150款。在接下來的2024年,通義千問幾乎每個季度都發布新一批升級模型參數規模,衍生多場景、多渠道、多細分專業領域的模型種類,已對外服務並接入了電商、醫療、汽車、教育等多個行業。
AI技術對阿里內部的深化應用在2025年更爲明顯。據報道顯示,自2025年起,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所有業務部門的績效考覈將加入“技術賦能”指標,考覈的是AI推動業務增長成情況。2025年2月,吳泳銘宣佈,將在未來三年內投入超3800億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投資規模超過去十年總和。
截至2025年4月,阿里宣佈其通義千問系列已開源200餘個模型,全球下載量超3億次,千問衍生模型數超10萬個,超越美國Llama成爲全球規模第一的開源模型。其中,新旗艦模型Qwen3-235B-A22B能力在基準評估裡超過DeepSeek-R1、OpenAI o1等主流大模型,且僅需4張H20卡即可部署。
據透露,阿里集團內部已有200多個業務線與通義千問團隊合作開發智能功能。例如,集團核心電商部門被要求全面植入AI能力,在高德、飛豬等本地生活文旅應用上也均已提出AI變革方向。
在AI服務對外輸出領域則略顯焦灼,幾經調整。今年3月至4月,阿里分別將夸克、釘釘進行了戰略地位的升級,嘗試尋找AI應用入口的新抓手。
其中,夸克被定位爲阿里AI的新“超級流量入口”,替換日活增長艱難的通義APP,吸引更多普通用戶嚐鮮與接入。釘釘則是通過集團公開收購的方式,將外出創業的釘釘創始人陳航請回了阿里,並讓其重掌釘釘。此前,吳泳銘曾表示,釘釘將有望成爲“最好的AI智能助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