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即工業力 北約歐洲盟軍司令:國防產業亟需立即動員

2025年7月4日,美國空軍將領葛林克威奇(中)接任北約歐洲盟軍統帥,即將卸任卡沃裡中將(右),北約秘書長呂特(左)亦出席。(路透社)

北約軍工業亟需打造快速交付前線的能力。北約歐洲盟軍統帥葛林克威奇(Alexus Grynkewich)17日(週四)在德國威斯巴登(Wiesbaden)的「LandEuro」會議上首次公開發言,敦促跨大西洋軍工全面啓動。

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報導,「我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有責任要求產業快速交付,同時也該檢視自身採購流程是否給予產業足夠支持,」葛林克威奇說,「我們必須加快腳步,不能再等待未來的承諾。我們現在就需要真正的戰力。」

他指出,跨大西洋的防衛工業體系必須「全面啓動」(fully activated),形成一個整合的產業鏈,能夠爲整個北約聯盟提供持續產能與戰力,而不是各自爲政。

雖然各國需面對各自的預算覈准程序與跨境行政障礙,葛林克威奇仍強調合作的必要性。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今年稍早在訪問北約總部時承諾,將推動對外軍售制度的重大改革,以加速程序。

目前,美軍與北約已就區域防衛擬定具體計劃,首個聚焦于波羅的海國家,協助各國政府與產業界加速資源部署。美國陸軍歐非司令在會議前一天指出,「東翼嚇阻線」計劃(Eastern Flank Deterrence Line)旨在強化陸戰能力,並推動盟軍之間的軍工互操作性。

北約希望成員部隊能具備如同烏克蘭旅級部隊那樣的數位整合能力。葛林克威奇指出:「我們必須讓自己的部隊具備相同水準的作戰能力。」

他還點名「防空」是當前急迫需求,無論是反無人機系統還是反彈道飛彈裝備都嚴重短缺。他也強調需持續強化長程打擊能力,確保能對潛在威脅構成實質威懾。

目前北約成員已在上次峰會承諾,將在2035年前將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5%。葛林克威奇呼籲產業界正視這項長期承諾,加速擴充產線、提高研發投資,爲未來戰場提供所需裝備。

他最後說:「我們正致力將新興科技與仍具效能的既有技術一同導入戰場。我要挑戰在座每位國防與陸軍領導人,對自己負責,因爲我們真的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