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
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 題: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引發國際社會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何夢舒 湯潔峰 安曉萌
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俄羅斯媒體發表題爲《以史爲鑑 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強調要以史爲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多國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從全人類共同利益出發,重溫歷史、直面現實,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在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的今天,世界各國要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公平正義一邊,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堅定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攜手爲人類前途命運爭取更加光明的未來。
"爲了守護歷史真相,人們仍需不懈努力"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強調堅持正確二戰史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署名文章引用《喀秋莎》這首廣爲傳唱的經典蘇聯歌曲的歌詞‘梨花開遍了天涯’,不僅喚起了兩國人民對二戰時期並肩奮戰的共同歷史記憶,也寓意俄中友誼歷經風雨、愈發堅固。"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教授阿列克謝·羅季奧諾夫說。
"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防空警報仍在悲鳴,奧斯威辛集中營前的鐵軌還寒光凜冽。"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說,正如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強調的,"歷史的記憶和真相帶給我們的啓迪永遠映照現實、昭示未來"。二戰勝利是用鮮血和犧牲換來的,捍衛歷史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更是對當今世界公平正義的守護。
"任何試圖歪曲二戰歷史真相、否定二戰勝利成果的行徑都不會成功,世界各國人民也不會容忍有人試圖開歷史倒車。"日本細菌戰研究專家、滋賀醫科大學名譽教授西山勝夫高度認同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他說:"爲了守護歷史真相,人們仍需不懈努力,從而防止未來悲劇重演。"
波蘭格但斯克二戰博物館創始館長帕維爾·馬赫採維奇說:"二戰是全人類的悲劇。我們要全面、真實敘述歷史,深刻反思戰爭暴行,加強和平教育。"
"對塞爾維亞來說,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傳遞了重要信息:對真相的守護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俄羅斯,正是在做出這樣的努力。"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員亞歷山大·米蒂奇說,"遺憾的是,當前我們仍看到西方某些勢力試圖淡化中國、俄羅斯、塞爾維亞等國在歷史上爲打敗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所作的巨大犧牲和貢獻,但這些企圖註定會失敗。"
法國企業家、時評人阿諾·貝特朗說,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中有很多深刻洞見,特別是通過對比今昔,指出"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指明"要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特別是"維護聯合國權威"。貝特朗說:"習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是瞭解當前中國戰略思維的窗口。作爲戰後國際秩序的捍衛者,中國致力於反對霸權勢力,是支持多邊體系和國際法的重要大國。"
"東方主戰場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偉大貢獻"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強調,中國、蘇聯分別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和歐洲主戰場,是抗擊日本軍國主義和德國納粹主義的中流砥柱,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決定性貢獻。各國人士普遍認爲,東方主戰場的勝利徹底粉碎了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野心,具有偉大的世界意義。
"勝利是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努力的成果,蘇聯和中國在其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俄羅斯勝利博物館學術秘書鮑里斯·切利佐夫說,蘇聯和中國兩國人民在抗擊法西斯和軍國主義的過程中並肩奮戰、相互支持。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中國承受了巨大犧牲,爲最終擊敗日本軍國主義、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位於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的俄羅斯-塔吉克斯拉夫大學地緣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古澤爾·邁特金諾娃說,中國始終是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的主力,絕大部分日軍被牽制在中國戰場,"中國人民以巨大犧牲支撐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偉大貢獻"。
"如果沒有中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恐怕不會在1945年結束。"波黑波中友好協會主席法魯克·博裡奇說,中國抗戰有力牽制了日本侵略者,爲歐洲戰場勝利贏得寶貴時間,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博裡奇說,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一直積極維護多邊秩序,始終堅定支持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中國對歷史的尊重和銘記,使其成爲維護世界和平不可或缺的力量。"
習近平主席強調,臺灣迴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就此表示,臺灣迴歸中國是二戰勝利成果之一, 也受到戰後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倘若否定二戰成果,將嚴重干擾破壞現有國際秩序。埃及開羅大學國際法副教授穆哈卜·納賽爾說,中國對臺灣的主權是合法且公認的事實。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再次表達堅定明確的立場:事關核心利益,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退讓。
"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需要的是公道,而非霸道"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當今世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表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就是爲了破解上述赤字,以公平正義爲理念積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土耳其馬爾馬拉基金會主席阿克坎·蘇威爾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議"是公正、公平、真正維護多邊主義的全球治理方案"。"在單邊主義擡頭的國際環境下,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致力於維護國際規則秩序,這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面對各種衝突,我們需要對話與合作,而非分裂;全球發展需要理性與良知,而非強權。"
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共產黨總書記卡瓦·馬哈茂德說,他完全贊同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的論述。"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給變亂交織的國際格局帶來更多不確定性。"馬哈茂德說,"實現世界共同發展繁榮需要的是公道,而非霸道。唯有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才符合各國共同利益。儘快構建基於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多邊格局,已成爲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
"中東長期動盪不安,從伊拉克戰爭到敘利亞危機、也門衝突,再到巴以問題,和平赤字越來越大。"科威特《阿拉伯人報》總編阿卜杜拉·多塞利閱讀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後感慨道:"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強調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這對地區和平穩定具有重要啓示。"
"習近平主席深刻闡釋中國的全球秩序觀,強調要加強對話、共同發展和尊重多樣性,呼籲構建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全球治理體系。"來自巴基斯坦的"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倡議組織主席凱澤·納瓦布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議,有力推動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包容的世界。
"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光明必將驅散黑暗,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這不僅是對二戰史實的高度概括,更包含着對當今國際形勢的深刻思考——和平與公平不會自動到來,必須用堅定的意志去捍衛。"馬來西亞檳城閱書報社孫中山紀念館館長莊耿康說,"今天,我們重溫這段歷史,不是爲了宣揚仇恨,而是要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爲鑑,堅決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以史爲鑑,堅守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參與記者:高博、李子越、陳穎、張繼業、段敏夫、尹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