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魅力 激發活力(觀滄海)

香江之畔,活力涌動。

從激動人心的香港國際馬術盛典,到匯聚全球目光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再到充滿速度與激情的香港國際七人橄欖球賽……今年上半年,一連串精彩紛呈的盛事活動在香港輪番上演,不僅向世界展現了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更澎湃着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

自2023年開始,香港特區政府把推動“盛事經濟”作爲帶動旅客訪港,提振本地消費的重要舉措。2024年3月,香港旅遊發展局還專門成立“盛事拓展專組”,擔當活動主辦單位的“第一站聯絡窗口”,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協調保障。如今,香港“盛事經濟”已交出亮眼成績單:2024年全年,香港有超過240項盛事活動,據推算共吸引旅客逾200萬人次,爲香港帶來約75億港元的消費額及45億港元的經濟增加值,更是給香港國際影響力帶來了難以用數字衡量的巨大提升,充分彰顯了“盛事經濟”的強大動能。

香港素有“亞洲盛事之都”和“國際會展之都”的美譽。藉助盛事的強大吸引力,旅客紛至沓來,“人氣”變成“財氣”,有力帶動了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經濟收益,既爲香港注入了消費活力,也進一步鞏固提升了香港作爲“魅力之都”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香港在這方面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基礎,在金融、貿易、教育、文化藝術、體育等領域都具有獨特優勢,發揮了獨特作用。通過舉辦國際盛事,香港能夠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其作爲國際大都會的獨特魅力,生動講述香港故事,精彩傳遞中國聲音。

細覽香港特區政府公佈的盛事年表,從高雅的文化藝術展覽,到專業的展覽論壇、喜慶祥和的節日慶典,再到引領潮流的金融創新和科技盛會,可謂豐富多彩。香港中西文化薈萃,正着力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融匯了中與西、古與今、快與慢、新與舊。正是這種文化基因與國際化、多元化的環境,爲各類盛事活動提供了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

尤爲重要的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顯著優勢,這爲香港舉辦各類盛事提供了不竭動力。“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已成功舉辦9屆,成爲世界各地政商人士共商發展機遇、共促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不僅促進粵港澳三地的文化融合和人才交流,也向世界展示人文灣區新風貌;中華文化節系列活動,讓觀衆近距離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時代魅力……正如香港輿論所言,“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香港舉辦國際盛事的舞臺也越來越大。”內聯外通的香港,舞臺廣闊,機遇無限。

前不久開幕的啓德體育園,不僅爲體育賽事提供了全新舞臺,也成爲香港推動“盛事經濟”發展、打造“盛事之都”的新引擎。面向未來,香港守正創新、推陳出新,發揮優勢、乘勢而上,定能呈獻更多、更精彩的盛事活動,爲香港的繁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