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外交侵害他國主權 中國霸凌觸碰新底線

▲副總統蕭美琴去年3月當選後就職前,曾應捷克參議院院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邀請訪問布拉格。(圖/翻攝自X/@Vystrcil_Milos)

●文/US Taiwan Watch: 美國臺灣觀測站

捷克媒體報導,蕭美琴副總統在去年3月就任前訪問捷克時,座車險些被中國使館人員追撞。此事情節之重大,行徑之惡劣,過往罕見。然而從當時蔡政府到現在賴政府都展現剋制,在過去整整15個月的時間都沒有拿中國這個不符外交禮儀,甚至不符其口口聲聲說的「和平」、「善意」口號的野蠻行爲做文章。反而是賴政府在這段期間仍對北京釋出善意,對與北京對話持開放態度。直到捷克媒體報導,我國政府才表示譴責。我國國民及友邦都應予以支持。

戰狼外交惡行遍佈全球 公然侵害他國主權

中國外交官在世界各國介入駐在國內政,甚至侵害該國主權的行徑早已劣跡斑斑。2023年加拿大宣佈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政新領僑處主任趙巍爲「不受歡迎人物」(persona non grata)並驅逐出境,原因是趙巍恐嚇對中國人權問題多有批判的加拿大國會議員莊文浩(Michael Chong)及其香港親屬。加拿大安全情報局更發現趙巍駐加的任務即包括監視中國異議人士並通報中國國安部。中國前駐加拿大及法國大使盧沙野也因其針對孟晚舟事件、西方國家防疫措施、克里米亞主權歸屬等爭議言行,也引發要求將其列爲不受歡迎人物的呼聲。

▲近日傳出蕭美琴去年訪捷克期間,座車險遭中國跟監人員追撞。(圖/ETtoday資料照)

2024年立陶宛因爲中國外交官身份認證過期仍滯留當地,甚而要求以不符國際慣例形式延長認證,而驅逐三名中國外交官。除了外交官的戰狼作風,近年來中國更因其公安部在各國廣設「海外警察局」,以監控脅迫海外異議人士的作爲,爲各國批評是侵害他國司法主權及警察權。戰狼外交不僅爲展現其「大國崛起」的「銳實力」,更要以滲透全球的黑白勢力讓其反對者心生恐懼。

中國對臺外交脅迫升級 危及兩岸關係

中國外交官對他國政要尚且展現戰狼本色,對臺灣出訪及駐外的官員就更是野蠻,全無文明大國風範。此次中國外交人員針對蕭副總統的襲擾事件可說是近年情結最嚴重者,然而過往臺灣及外國官員互訪,中方向來不顧外交禮儀強力譴責制裁。除了要打壓臺灣國際空間,公開折辱臺灣官員,更希望施壓外國政府政要,使這些官員及政治人物爲免波折而減少與臺灣官方接觸機會。川普政府爲了維持兩岸穩定,應向中國施壓。無論賴清德或蔡英文說什麼,都比中國近年來逐步升級脅迫行動更能造成兩岸危機。

2017年蔡英文總統過境美國休士頓,並與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等政要會面。當時克魯茲即披露中國曾致函要求不應與蔡總統見面。一如2024年蕭美琴低調訪歐,2020年以私人平民身份訪美的候任副總統賴清德同樣低調會晤時任衆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等國會議員、官員、及智庫學者,也同樣受到中方抗議。

2022年美國裴洛西訪臺,北京更是事前警告不得訪臺,期間一度擺出威脅擊落裴洛西專機態勢,事後更對裴洛西及其親屬予以制裁。蕭副總統去年以私人身份訪問歐洲時,其經過德國南方的行程爲德方拒絕,被解讀背後有德方爲維繫對中關係的考量。近年來無論是蔡英文或賴清德過境美國,皆可見中方動員僑胞於到訪沿途抗議。尤有甚者,2020年中國駐斐濟外交人員甚至在臺灣代表處舉辦國慶酒會時闖入會場甚至攻擊臺方人員。

▲美國前衆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曾於2022年訪臺,當時遭到中共嚴厲威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中國在對臺灣展開不友善舉動時,每每先指控是臺灣方面先採取挑釁作爲,造成區域形勢動盪。無論是面對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乃至賴清德,北京每每指控其爲區域情勢的「麻煩製造者」。此項敘事瞄準美國爲維持臺海現狀,避免區域情勢升高的思維,希望以「到臺北最近的距離是通過華府」的方式使美國對臺施壓,形塑「美中共管臺灣」格局。

在賴總統上任前後,中方及其外宣系統鼓吹「疑賴論」,即是意圖形塑美方不信任賴清德及其政府印象。乃至近期《外交政策》的一篇評論中,也指賴清德在近期講話中逐步強調臺灣主權國家地位,並呼籲川普政府聲明反對臺灣走向獨立。

美國與盟友逐漸認清 誰纔是麻煩製造者

然而近年來民進黨政府強調其穩健務實外交作風,已與友盟政府充份建立信任,並使其認識到北京纔是尋釁滋事的麻煩製造者。以美國爲例,過去美方官員曾在臺海情勢緊張時要求臺方剋制。2003年陳水扁政府提出防衛性公投時,美方曾表示「反對任何改變臺灣地位或走向臺灣獨立的公投」。2007年陳水扁政府提出入聯公投時,美方也認定該公投損害美國利益及無益臺灣國際地位,因而強烈反對。

然而事過境遷,美中關係本質從合作走向激烈競爭甚至對抗,中國的冒進行動也爲美方所防範。去年賴清德當選後,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的蘇利文(Jake Sullivan)即警告中國若在臺海挑釁,將與盟友夥伴合作反擊。賴就職總統後中國以就職演講的「臺獨傾向」而發動軍演,美國國務院警告「以正常、例行及民主的政府交接作爲軍事挑釁的藉口,可能導致局勢升級」。在賴總統發表雙十演說後,時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警告中國勿藉端挑釁。

▲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賴清德總統就任之後,曾向中國警告勿藉端挑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川普上任後,無論是共軍在高屏外海劃設操演區、國臺辦鼓勵舉報「臺獨幫兇」都被美國國務院視爲是中方挑釁作爲。美國印太司令帕帕羅(Adm. Samuel Paparo)今年4月警告,中國去年對臺施壓的行動比過往擴大了300%,甚至可能成爲對臺突襲的幌子。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更警告「中國企圖以武力征服臺灣會給印太地區即全世界帶來毀滅性後果,這無需掩飾」。

相較而言,臺灣從蔡英文到賴清德政府所展現的剋制態度,更爲友盟國家所認可。從蕭副總統捷克險些遇襲並獲得捷克政府證實,但兩屆民進黨政府仍維持「得到支持不冒進」的原則。這樣的穩健作風已獲得國際觀察者好評。

白宮首席副國安顧問範納(Jon Finer)盛讚,裴洛西訪臺時臺灣方面非常負責任且處理得宜,使得臺美一起挺過難關。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也稱讚蔡英文政府「穩定、穩健、務實、有原則」,創造條件讓臺灣贏得更多國際支持。何瑞恩更進一步指出,川普政府爲了維持兩岸穩定,應向中國施壓。無論賴清德或蔡英文說什麼,都比中國近年來逐步升級脅迫行動更能造成兩岸危機。

優雅的「戰貓」外交 展現韌性贏得國際信任

蕭副總統在捷克的遭遇,具體而微地展示了蕭副總統在近日受訪時所揭示的,中國對臺實體及認知的混合脅迫攻勢。面對中國對臺的外交打壓,我國政府仍展現高度剋制穩健態度應處,既體現「壓力下的優雅」(grace under pressure)的「戰貓」韌性,也讓世界各國見識到北京纔是破壞國際秩序的不文明一方。

▲▼IPAC譴責中方對我國副總統蕭美琴的「衝撞計劃」。(圖/翻攝「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X)

有鑑於此,各友邦宜加強協助臺灣抵抗中國的挑釁行動,並確保臺灣國人及官員在其國內的人身安全。此外,在野黨也應捐棄黨派之見,一致對外譴責中方的野蠻行徑。而非忽視中方惡意,反指責臺灣外交困境是執政黨「無能」或不與北京和解溝通,接受「九二共識」所致。甚至如斐濟事件般,質疑我方政府「態度軟弱」,有「息事寧人」傾向。如此方能團結國人並鼓舞外交人員士氣。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轉載自「US Taiwan Watch: 美國臺灣觀測站」,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