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退役不浪費 龍捲風戰機輾成金屬3D材料

可變機翼後掠,開啓後燃器加速飛行的龍捲風戰機,它的極速達到2.2馬赫。(圖/RAF)

由英國、義大利、德國合作的龍捲風戰機(Panavia Tornado),是相當傑出的經典之作,不過它的服役歲月也走到了遲暮之年,如何最有效率的處理這些戰機,又不會造成國防機密外流? 現在著名的軍工複合體勞斯萊斯集團(Rolls-Royce),正在實驗將龍捲風戰機輾成金屬粉末,可以當作金屬3D列印的材料。

有趣的工程(I nteresting Engineering)報導,這項專案稱爲「龍捲風2暴風雨」(Tornado 2 Tempest),由勞斯萊斯的新航空引擎工作組進行,該工作組正在研發第6代戰機,代號「未來作戰航空系統」 (FCAS),專案組將研發試驗用引擎「奧菲斯」( Orpheus,希臘神話中的音樂之神)。

另外,FCAS戰機在英國的另一計劃名就叫「暴風雨」,也就是說,龍捲風戰機的材料,有可能重生成暴風雨戰機。

勞斯萊斯 FCAS 永續發展副總裁安德魯‧艾迪 (Andrew Eady)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龍捲風2暴風雨是一次大膽、令人興奮的創新項目,它展示了國防部、工業界和中小企業之間的卓越合作,並提供可持續的、技術先進的永續資源方案。」

衆所周知,西方國家的航空工藝相當進步,即使是龍捲風這種40多年前的戰機,其冶金品質已經是登峰造極,都含有鈦、鋁和高品質鋼等貴重金屬,而且其配比已經是最佳,沒有必要再送進冶煉爐裡熔化再煉,於是專案團隊探索這些材料是否可以粉碎後用於 3D 列印。

材料專家還在探索金屬3D列印的潛力,尤其是需要面對高溫環境的航空引擎葉片。與傳統航空引擎零件不同的是,金屬列印的零件可以完全一體,理論上,強度可以達到最佳化。(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實驗當中,龍捲風戰機的RB199 渦輪扇發動機,其鈦含量高的壓縮機葉片,被仔細清洗再輾碎爲粉末,粉末送入3D列印機裡,透過高溫雷射熔結成新的風扇錐和壓縮機葉片。

隨後,勞斯萊斯將這些再製的零件安裝到「奧菲斯」實驗引擎上,並在測試條件下成功運行,證實其安全性和性能。

據該公司稱,該計劃凸顯了回收戰略金屬的可行性,並減少對新原材料的依賴,爲英國國防工業帶來潛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