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團假冒「調查局委員」指示轉帳 屏東女會計3天匯出1200萬
▲里港警分局長邱逸樵提揭假冒公務員詐千萬手法。(圖/記者陳昆福翻攝)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屏東縣裡港警分局轄區9月間發生一起高額詐騙案,一名公司女會計遭假冒「調查局委員」的詐騙集團欺騙,以「涉入投資詐欺需配合金流比對」爲由,指示她設定約定轉帳帳戶並多次匯款,短短3天內匯出高達新臺幣1200萬元;里港警分局長邱逸樵特別透過警廣節目公開揭露手法,提醒民衆切勿輕信來電公務員身分,應冷靜查證避免受騙。
里港警分局表示,轄區9月份發生這起金額1200萬元詐騙案件,爲典型的「假冒公務員」手法,被害人接獲詐騙集團來電告知爲調查局委員,稱被害人在網路上申請多支手機門號進行網路投資詐欺,要求配合指示調查並加入歹徒LINE ID,先指示被害人至銀行將帳戶設定爲約定轉帳帳戶,接續匯款至調查局金融專用戶頭,聲稱做金流交叉比對,這樣就不需要全臺東奔西走做筆錄,可快速結案。
被害人遂依歹徒指令3天內進行網路及臨櫃匯款計6次,每次新臺幣200萬元,共計遭詐騙新臺幣1200萬元,分局長邱逸樵特別在接受警廣電話連線時揭露手法,提醒民衆留意、保持警覺,切勿輕信且多加查證,避免受騙。邱逸樵分局長指出,根據里港分局統計9月份受理詐欺共計42件,主要集中在假網拍13件、假投資5件、解除分期付款4件、假借銀行借貸3件及假求職3件,年齡40-50歲最多,其次爲20-30歲,其中發生一件「假冒公務員詐財」,財損高達1200萬,解析其手法有:(一)僞造公務機關來電顯示、(二)以急迫、恐嚇催促立即匯款或操作ATM、(三)跨案連串劇情、(四)多名角色分工讓人看起來很「官方」,其實卻是同一詐騙集團、(五)要求移交或操作金融工具保管帳戶。
他提醒公務機關查案重視「程序」與「面對面」調查,不會以匯款或轉帳作爲「查證」手段,只要聽到「帳戶涉案」「要你配合調查匯款」這類話,幾乎可以確定是詐騙。遇到可疑來電,務必向 165 反詐騙專線、或就近派出所求證,記住「冷靜、查證、不透露、不安裝、立即通報」,防止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