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團大手筆送精品包博信任 女子誤信高報酬投資遭騙2000萬

警方上門逮人。(民衆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李男成立合法公司掩護。(民衆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刑事警察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近期偵破一起假投資詐騙案,詐騙集團創設大量LINE帳號,併成立人頭公司爲掩護,以假交友、送高價精品博取信任,騙對方投資詐財,初估吸金金額高達1億7344萬元,至少有23人受害,警方共查獲李姓主嫌等16人依法送辦。

據警方調查,李姓男子透過成立電商合法公司,假借在網路買賣商品,背後則僱用員工操作人頭門號與手機電腦,大量創設LINE帳號,再轉售給境外詐欺機房使用,該詐騙機房再透過臉書廣告刊登投資訊息,李男則協助境外詐團引誘被害人加LINE好友並進入投資羣組,拐騙被害人。

這此案件是因1名30多歲A女遭騙2000萬元,詐團以投資有成形象,在臉書接觸被害人,並邀A女加LINE好友再拉她進投資的LINE羣組,聲稱可投資黃金、虛擬貨幣等,短期內獲高報酬。

詐團還會在假投資羣組中,安排所謂的投顧老師、助教、學員,假學員則會多次在羣組貼出對帳單、投資成功等單據的截圖,藉此取信被害人,A女當時不疑有他,投入數萬元到詐團架設的假網路交易所,詐團還會安排車手假扮幣商,與被害人當面交付現金,將資金轉爲虛擬貨幣,A女事後成功翻倍獲利出金,讓她放下戒心。

A女相信詐團後陸續投入更多金額,並認爲自己有更多獲利想出金時,假投資團隊則故意用話術拖延,並稱「投資金額放愈多、放愈久,纔會有更多獲利」,詐團爲博取A女信任,不惜購買價值2、30萬的精品包包、手環送給A女,還照三餐噓寒問暖,A女深信不疑後前後投入2000多萬元,直到最後想出金,對方消失無蹤,才驚覺自己受騙上當。

刑事局中打第五隊長黃昭瑜表示,詐團爲誘騙被害人投入更多金額,除佯裝成好友噓寒問暖,也會在取信被害人過程中,瞭解對方的家境、財務狀況,並由境外詐團出錢,李男協助用物流方式寄送包包、花卉或化妝品,博取被害人信任,讓他們進一步投入大筆資金。

該案由臺中地檢署黃立宇檢察官指揮偵辦,並會同臺中市、臺北市及桃園市警察局成立專案小組,歷時3波查緝行動。首波行動在今年1月查獲李姓主嫌及其公司員工,後續於4月與7月陸續追查至桃園、臺南地區詐欺「水房」成員,共計16人到案。

警方在搜索過程中,查扣大量贓證物,包括比特幣3.18顆、泰達幣7萬4525顆、現金747萬2000元、工作手機116支、人頭SIM卡84張、電腦與筆電等。目前警方已清查出至少23名被害人,詐騙金額總計1億7344萬元。

全案依《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及《洗錢防制法》移送偵辦,檢方聲羈李嫌及兩名水房幹部獲准,其餘人3至10萬元不等交保,限制住居,該案近日偵結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