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算違建?買到就會被拆除?專家釋疑:雖然可以交易但不是真正資產
圖爲示意圖,拆除大隊正在拆除鶯歌一處違建鐵皮屋頂。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常看到有些房子頂樓加蓋、陽臺外推,或者是整個露臺都變成房間,看起來好像多一點空間,住起來比較寬敞,但是要小心,這些都很有可能是違章建築!
違建到底能不能買?有沒有什麼風險?今天講清楚幾個重點,不然買錯真的很麻煩。
第一、什麼是違建?
只要沒有造圖施工,或者是根本沒有按照程序申請,就算蓋好了也不算合法。
常見的就是頂樓加蓋、陽臺外推,夾層甚至樓中樓,這些都是違建常見的項目。
第二、違建能不能過戶?
不可以!因爲沒有使用執照,產權沒有辦法登記,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過戶。
第三、買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是違建,買到的其實就是使用空間,講白一點就是有用的權利,但是沒有法律上的所有權。
現實生活中還是很多人會買,因爲空間多、價格又比較便宜,但是要知道買到的不是房子的合法權利,而是使用的方便性。
唯一的例外,就是法院法拍的違建,因爲法院會發一張權利移轉證書,這種就有機會取得所有權,等於違建有機會變成是合法的資產。
第四、買違建有什麼風險?
違建隨時可能會被檢舉拆除,尤其是有安全疑慮的違建,主管機關隨時可以拆。
再來,這些違建大多沒有專業設計,像是頂樓鐵皮屋,夏天熱爆,風大還有可能被掀屋頂,真的有危險。
第五、買到違建怎麼辦?
這個時候就一定要看一張關鍵的文件——「建物現況確認書」,裡面有一條就是有沒有違建,如果賣方有老實寫,買方就要自己承擔風險。
這就是一種「知道還買」的責任,但是如果賣方沒有寫清楚、甚至是故意隱瞞,那就可以依法請他負責,該賠償的就要賠償。
違建不是完全不能碰,但是要知道自己買的是暫時可以用的空間,不是法律上真正的資產。
◎本文內容已獲高雄 左鼓賣房找小英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