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準備金可轉列 壽險業憂治標不治本
爲救壽險公司半年報,金管會昨(30)日發佈函令,即日起允許壽險業可將特定保單多提存的準備金釋出,自選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或列入稅前盈餘,釋出上限爲40%。對此,壽險業高層憂心恐「治標不治本」,需要等到各家精算出結果,才能夠知道效益有多少。
至於是否覺得釋出上限40%太少,壽險高層指出,有些公司較重視獲利,也有些公司重視厚實資本,因此上限雖是40%,但每家公司釋出的規模不同,放在稅前盈餘、外價金的比率各有多少,得到的試算結果也會不同。即使每一家都釋出40%,能得到的金額也不同,因此,現在很難說幫助有多大。
壽險高層認爲,金管會此舉恐「治標不治本」,因爲下半年美國總統川普帶來的影響仍在,全球經濟仍充滿變數,即使這次半年報救起來,第3季財報恐也面臨挑戰。
壽險高層指出,臺灣壽險業的危機來自於幣別錯配問題嚴重,這在其他國家都不常見,根本原因在於臺灣可投資的地方太少,導致壽險資金轉向海外尋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