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礦產協議只是框架 美方尚未承諾實質安全保障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6日表示,美烏礦產協議目前還只是「框架性」文件,並未包含具體的安全保障承諾,因此希望能與美國總統川普當面商討雙邊關係的未來方向。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赴華府與美國總統川普會談。(左圖/達志影像/美聯社、右圖/路透)

CNN報導,澤倫斯基表示,該協議或將成爲未來安全保障的一部分,但目前尚無具體步驟,因爲此類安全安排需要與美國及歐洲共同協商。CNN取得的協議草案顯示,美國僅表態「支持烏克蘭獲取所需的安全保障,以建立持久和平」,但並未作出明確承諾。

根據烏克蘭官員透露,美烏已就該協議條款達成共識,澤倫斯基預計將在近日訪問華府,與川普進行會談。

該協議草案顯示,美烏將共同設立「重建投資基金」(Re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und),美方代表將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簽署,烏克蘭方面則由外長西比哈(Andrii Sybiha)簽署。

協議規定,烏克蘭政府須將未來國有天然資源資產(包括石油、天然氣及稀土礦產)的50%收益投入該基金,以吸引投資、發展並貨幣化其公共與私有資產。

草案特別指出,「爲避免誤解,此基金的資金來源不包括烏克蘭現有的政府財政收入,僅適用於未來開發的資源。」此外,基金的具體治理與運作條款,將在初步協議簽署後進一步協商。

該協議卻在烏克蘭國內引發部分民衆擔憂,此前,美國政府曾要求獲取烏克蘭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與礦產資源,此舉遭澤倫斯基拒絕,他強調這等同於「出售國家」。

烏克蘭民衆對該協議的態度褒貶不一,基輔居民卓多連科(Oleksandra Zdorenko)受訪時表示,起初許多烏克蘭人對美方的條件感到「憤怒」,但如今她認爲某些條款可能已做出調整,並相信政府不會簽署「不利於烏克蘭的條約」。

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26日也出面澄清,表示澤倫斯基不會簽署任何「奴役或殖民性條約」,而該協議將爲烏克蘭的未來複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