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倫斯基會川普 處境兩難…一旦失誤可能危及國內地位
圖爲美國總統川普今年2月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的檔案照。 (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18日下午1時15分(臺灣19日凌晨1時15分)先在白宮會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之後再和歐洲領袖談。但澤倫斯基顯然已陷入兩難困境。
在與澤倫斯基及多位歐洲領袖舉行關鍵會談的前夕,川普17日在社羣媒體預告了他將向白宮訪客傳達的訊息:澤倫斯基必須同意俄羅斯的部分條件,才能結束俄烏戰爭,這些條件中,第一是烏克蘭放棄2014年被俄羅斯非法吞併的克里米亞,另一是烏克蘭承諾永不加入北約。
澤倫斯基要嘛冒險「再度」觸怒川普,或者接受一份迅速終戰的協議,但代價是割讓領土以換取模糊的安全保證,而且無法排除莫斯科幾年後可能以更強勢的姿態捲土重來。
川普15日和俄國總統普丁會面後,隨即安排和澤倫斯基會面。歐洲國家領袖迅速動員同赴白宮,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英國首相施凱爾、德國總理梅爾茨、義大利總理梅洛尼、芬蘭總統史塔布、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北約秘書長呂特等七名歐洲政壇要角同時出動,充當澤倫斯基後盾。他們希望確保澤倫斯基不會像2月底那樣,在白宮被美方突襲圍攻,並向川普表明,俄烏和平協議必須讓烏克蘭參與,確保烏國獲得安全保障,也要展現歐洲和烏克蘭同一陣線,避免川普受到普丁影響而過度傾向俄國。
澤倫斯基17日已到華府,他表示感謝川普邀請,「我們共同渴望快速可靠結束這場戰爭」。他說和平必須持久,不是像俄國數年前掌控克里米亞和局部烏東頓巴斯地區,只被當作新攻勢的跳板。
澤倫斯基18日會前又發文指控,正當各方尋求和平,俄國還襲擊烏克蘭哈爾科夫、札波羅熱、蘇米、敖德薩等地,造成至少十死數十人受傷,並蓄意攻擊一家亞塞拜然企業在敖德薩的能源設施,「這就是爲何需要可靠安全保障」,俄國不應因參戰獲得回報。
雖然拒絕割地是大多數烏克蘭人的共識,但隨着反攻受挫、傷亡增加,支持度已出現鬆動。不過,民衆更擔心,退讓會招致未來更大規模的侵略。
這次華府會談,對澤倫斯基的國內地位同樣關鍵。7月底,他因削弱反貪腐機構,遭遇俄羅斯入侵以來的首場政治危機,在成千上萬人上街抗議後,他最終被迫恢復這些機構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