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詐騙損失逾百萬 新竹婦人店鋪生意困頓又背稅債

新竹市一名陳姓婦人積欠稅捐及罰鍰,近年因陸續遭詐騙集團詐騙,損失金額超過百萬元,生活更陷入財務危機。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新竹分署呼籲民衆提高警覺,慎防詐騙。

據瞭解,2022年間陳女士出售名下不動產,依法應繳納約新臺幣300萬元的房地合一稅及罰鍰,但當新竹分署查詢資金流向時,陳女卻稱售屋所得全數用於清償債務與歸還債權人,並無任何資金留存。

經新竹分署詢及是否願意分期繳納稅款時,陳女坦言店鋪每月店租2萬元都已難以負擔,無法辦理分期。事後才知道,陳女自2021年起遭詐騙集團陸續以投資等名義誘騙資金,損失金額由其配偶統計已逾百萬元。其經營的店鋪租金壓力沉重,生意冷清入不敷出,經濟狀況每況愈下。

新竹分署呼籲大衆,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尤其以假冒政府機關、公務員、金融機構人員的詐騙情節最常見,應特別警覺「來路不明的投資邀請」或「要求匯款給陌生人」等情形。民衆如有任何稅務疑問或遭遇詐騙事件,應立即聯絡165反詐騙專線或相關單位查證,切勿貿然轉帳。避免因一時誤信而陷入長期經濟與法律困境。

臺灣詐騙猖獗,新竹市警方統計,今年4月竹市共受理詐騙案件401件,財損金額達新臺幣1億8752萬餘元,其中以假投資遭詐騙金額最多,民衆應多留意,以保住資產。

內政部警政署去年9月架設「165打詐儀表板」,要求各地警局落實填輸刑事案件紀錄表並「嚴禁美化數據」。打詐儀表板統計,到今年2月每十萬人受理最多詐騙案件縣市依舊由新竹市「蟬聯」,每十萬人就受理57.71件,全國最多;每十萬人財損最多縣市也由新竹市拿下,每十萬人受騙財損金額高達5269.6萬元,損失慘重。

新竹市陳姓婦人積欠稅捐及罰鍰,近年因陸續遭詐騙集團詐騙,損失金額超過百萬元。圖/新竹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