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泰國憲法法院暫停總理職務 貝東丹靜待裁決「不辭職」

圖爲被泰國憲法法院裁定,暫停總理職務的貝東丹。(路透)

泰國前總理貝東丹先前因與柬埔寨總理洪森的「通話門事件」,被憲法法院裁定暫停總理職務。泰總理秘書長帕羅民4日透露,政府已在憲法法院第二次延長期,也就是4日屆滿前,完成並提交了解釋文件。針對外界傳言稱,貝東丹可能辭職,帕羅民予以否認並明確指出,「今天沒有這樣的決定」。

泰媒《頭條新聞》報導,帕羅民表示,「目前所有文件均已準備完畢,我本人已完成簽署,總理簽署後,其代表已將文件遞交憲法法院。我個人深信總理的清白,相信她的出發點是爲引領國家擺脫暴力危機,這也是她始終堅持的重要立場。」

他同時坦言,過去確實曾與一些非正式代表通話溝通,旨在尋求化解衝突、降低暴力程度與傷亡。儘管一度成功延緩局勢惡化,但最終仍難以避免國家主權受到侵害。在此背景下,軍方須全力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以捍衛國家尊嚴。

帕羅民指出,貝東丹此後積極推動停火談判,力求儘可能減少對人民的傷害,「我們須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這也是貝東丹與軍方密切磋商的共同目標。作爲國家領袖,貝東丹的立場與行動至關重要。」

他也表示,憲法法院目前已要求貝東丹暫停職務,她本人也尊重法院裁定,決定暫時停職、靜待最終裁決。他希望法院的判決,能充分體現貝東丹致力於帶領國家邁向和平的立場與決心。

帕羅民強調,相關法律依據已在解釋文件中詳細說明,貝東丹在迴應中也明確表示,其在處理該事件過程中始終堅持倫理與道德原則。他說,「接下來的結果將由法院決定,我個人希望能夠迎來積極的裁決。」

至於檢察總長是否會傳喚貝東丹,帕羅民迴應稱,「若有正式投訴,我們將依法應對,同時再次重申,貝東丹的初衷與處理方式並無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