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者─世紀的賭注》護國羣山故事紀錄片6/13全臺上映
臺灣首部半導體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將於6月13日上映,新竹場特映會11日登場,前排右三爲導演蕭菊貞。(陳育賢攝)
臺灣首部半導體紀錄片《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將於6月13日上映,身爲片中受訪重要人物之一的新竹縣長楊文科,近日受邀參加新竹場特映會,他說,影片呈現半導體產業從零到護國羣山的點點滴滴,不只是科技人、新竹人,只要是身爲臺灣人都會有深深的感動。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導演蕭菊貞曾兩度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投入紀錄片創作30年。拍攝這部紀錄片緣起於2019年在前工研院副院長鬍定華的追思會中,聽到多位古稀之齡的半導體前輩緬懷臺灣半導體計劃的核心人物胡定華,她深深感覺到臺灣的科技史需要紀錄下來,在兩位有科技背景的製作人陳添順、蔣顯斌協助下,投入5年的時間探索並紀錄臺灣半導體的故事。
紀錄片訪問超過80位見證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人物和相關參與、研究者,也記錄當年揹負國家任務重擔的工程師與前輩們,其不爲人知的奮鬥故事。
曾參與創建竹科、中科的縣長楊文科,也是紀錄片中講述故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片中分享首座科學園區地點選擇的轉折,並回憶竹科舊址有3多,就是廟宇多、軍隊多、墳墓多。
楊文科說,50年來臺灣以政策支持,投入大量人才、土地、電力等資源,自主研發,才能一步步邁向今天的成功。透過紀錄片緬懷前人的辛苦打拚,也進而展望未來,並思考如何繼續讓科技產業創新,領先全球!
他表示,紀錄片中的樂山基地、工研院、科學園區、寶山鄉大崎村、保生宮等,都從新竹地區取景,前聯電員工、被徵收的業主和文史工作者,都是在地新竹人,科技前輩、科學園區員工很多本來自外縣市,後來在新竹落地生根,希望大家揪團到電影院觀賞這部臺灣半導體、新竹和半導體產業共生共好的故事。
透過《造山者─世紀的賭注》影片,楊文科也看到19位年輕人肩負國家賦予重任前往美國取經,回臺成爲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開路先鋒,並感受到當時政府承受風險及壓力,義無反顧投注巨資發展半導體產業,因此在幾十年後,臺灣半導體產業成爲了全球科技業發展的重要推手。此部紀錄片於12日起開放包場,並將在6月13日於全臺戲院正式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