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祖先避水患智慧 臺南溪南寮「竹籠茨」不敵颱風被吹倒
臺南市安南區溪南寮「竹籠茨」不敵強風倒塌,今天天氣放晴,南興裡啓動全面性的災後復原工作,真毅營造搶修隊也迅速進駐社區支援,預計以一週時間清理與修復社區設施與環境。圖/施柏男提供
南部地區近一個月接連遭逢凡納斯颱風與7月28日豪雨侵襲,臺南市安南區溪南寮象徵在地文化精神的「竹籠茨」不敵強風倒塌,令人不勝唏噓。該設施由興安宮與文化資產管理處共同打造,原由傳統匠師李養協助搭建,但因缺乏後續維護經費,風災過後只得先行拆除。
早年曾文溪經常氾濫成災,周邊聚落居民發展出「竹籠茨」建築工法,以便扛茨遷村避水患,爲臺江地區發展重要歷程,臺南「竹籠茨」工藝保存者李養再現扛茨走溪流文化記憶,因丹娜絲颱風吹垮。
南興里長施柏男表示,因無後續維護費用,今天起啓動拆除清理,由真毅營造所組成的天災緊急搶修隊也進駐社區,協助道路、排水設施清理與倒塌物移除等工作,災後重建牽涉多部門協調,僅靠裡辦與居民實難應付,仍需仰賴更多公部門與民間力量投入。
面對臺南連續遭逢風災和雨災,施柏男提到,南興社區早年即因水患經驗成立自主防災組織,氣象局7月28日發佈大豪雨警報,防災志工迅速啓動應變機制,巡查水位、檢查設備並主動通報公所是否需支援,並啓用抽水機將積水從水溝排入大排水道,展現出在地行動力。
他提到「社區自主防災」很重要,像丹娜絲風災期間,因電杆大量倒塌,造成許多地方斷水斷電斷訊有的長達一週以上,該裡有大樓停電,抽水馬達無法運作,連廁所也無法沖水,造成居民生活極大不便。
但停電資訊不明,有些做生意的食材因斷電太久,食材全壞掉,造成嚴重損失,政府毫無準備沒有備案,像是預備發電機或大型冷凍倉儲等,不能只是喊口號談「韌性城市」,一場風災就讓系統癱瘓,顯示準備仍遠遠不足。
他表示,在風災後進行災後復原時發現不少問題待改進。以安興街799巷爲例,掉落的電線多次通報卻遲遲無人處理,後來才發現該線路並非臺電所屬。他質疑,當民衆通報災情後,公部門是否有能力協助釐清權責、快速處理,而非讓問題卡關數日?這不僅考驗災後的協調效率,也突顯橫向溝通機制的不足。
施柏男指出,臺灣災害型態多元,應因應不同風險採取不同策略,例如大雨淹水時切勿前往地下室避難、颱風強風時應往高處移動。不只是易淹水區,臺灣每個社區都應建立起「社區自主防災系統」的重要性。他建議市府應召開里長與防災志工代表座談會,傾聽第一線經驗,爲未來防災奠定更實際的基礎。
因應中央氣象署發佈7月28日大豪雨特報,臺南市安南區南興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志工羣已於第一時間全面啓動防災機制。圖/取自施柏男臉書
臺南市安南區溪南寮「竹籠茨」不敵強風倒塌,今天天氣放晴,南興裡啓動全面性的災後復原工作,真毅營造搶修隊也迅速進駐社區,提供專業技術支援,預計以一週時間清理與修復社區設施與環境。圖/施柏男提供
因應中央氣象署發佈7月28日大豪雨特報,臺南市安南區南興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志工羣已於第一時間全面啓動防災機制。圖/取自施柏男臉書
臺南市安南區溪南寮「竹籠茨」不敵強風倒塌,今天天氣放晴,南興裡啓動全面性的災後復原工作,真毅營造搶修隊也迅速進駐社區支援,預計以一週時間清理與修復社區設施與環境。圖/施柏男提供
因應中央氣象署發佈7月28日大豪雨特報,臺南市安南區南興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志工羣已於第一時間全面啓動防災機制。圖/取自施柏男臉書
臺南市安南區溪南寮「竹籠茨」不敵強風倒塌,今天天氣放晴,南興裡啓動全面性的災後復原工作,真毅營造搶修隊也迅速進駐社區支援,預計以一週時間清理與修復社區設施與環境。圖/施柏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