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店生意火爆,女子前去一探究竟,走進早餐店女子楞住

小莉是一家新聞報社的記者實習生,自從成爲了記者實習生,好像打開了小莉新的天窗,看什麼都是新聞。這次一個早餐鋪竟然成爲了她的素材!

雖說素材都是取自真實的生活,可是她前兩天還寫了一篇名爲"母豬連生十二個豬仔,是豆預示着生物學的進步?"的新聞,所以對於這篇早餐鋪的新聞,我並不抱太大的希望。

這天一大早,就給我打電話,讓我拍她去現場拍攝照片。爲什麼找我?因爲我是這家公司攝影部的實習生。五點多,電話轟炸,六點就在樓底下,我們倆就匆匆忙忙趕到早點鋪子。

那個早點鋪就在我們公司樓下,確實是異常的爆滿。但是能否作爲新聞素材,我還是不大肯定。因爲不是什麼事超出了人們常見的度,就一定是新聞。

新聞商業化,除了"新",還需要能抓人眼球。不抓人眼球的,那只是信息集合。

小莉拽着我就往人羣裡擠了進去。這家早點鋪子門外面都是排隊的,可是我就是覺得有些不大對勁兒。早上就是起的再早,也不能如此衣衫不整吧?不僅僅是"不整"的問題,甚至是"襤褸"。

頭髮都是三五十成羣,打成一條,臉我是沒看着了。

小莉也不奇怪,就抓着我往裡擠,我們倆擠到了最前面,看到一張桌子上,擺放着一籠屜一籠屜的包子,一個男人笑容滿面的在桌子前給每一個上前的人發兩個。

還回頭喊到:"快點,前面要不夠了!"後面一個女人的聲音傳來:"來了!來了!"小莉把我拉到進前,對男人說:"老闆,我們來了!這是我的攝影師,讓她好好給這拍一下!"小莉邊說,邊指了指我。

然後小莉對我說:"給愛心老闆他們拍幾張!"聽她這話,我明白了。原來這是"愛心老闆",向大家奉獻自己了。"發揮我的作用吧!這個新聞不錯,有看頭!"我心想。

我對着老闆的店面,門口發放的情景,門口隊伍的情景,老闆和老闆娘忙碌的情景,都拍了些,回去再去剪裁編輯吧!我和小莉就離開了。

到了公司,我對小莉說:"這次不錯嘛!居然知道提前做好工作實地考察。"小莉做出一副得意的樣子,對於我的誇獎很是受用。一會兒她靠過來和我說:"不問問我怎麼回事嗎?"

我看了她一眼,用很不屑的口氣說:"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像你一樣還需要問呀!"小莉又湊過來和我說:"我昨天早上去看的時候,我都驚呆了。然後我就在後面等着,等着人都走了,我看到老闆,問了他具體情況。我的全勤獎就是這麼沒的!"

說着,小莉做出一副很失望的樣子。她的表情,我有空需要整理一下,弄幾套表情包賺賺錢了。小莉繼續說:"那個老闆和我說,之前有一個乞丐,將他家走丟的小兒子領了回來。乞丐沒有見到老闆,是他家三歲的兒子,和爸爸說是一個乞丐帶他回來的。自從這事之後,老闆一直想着怎麼報答那個好心的乞丐。

兩天之後,他決定要做一星期的‘愛心早餐’送給流浪漢們,希望這樣也可以報答到那個好心的乞丐。真是個好老闆,他這種精神應該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學習。這樣艱苦的任務就交給咱倆了!加油吧,戰鬥雞!"

每次遇到任務的時候,小莉總是這樣要叫一下"戰鬥雞"。讓我更沒想到的,小莉這次連這次的文章都提前準備好,不過這傢伙忘了帶回去了,也就沒提前給我看。要是圖拍的不夠,我還要回去拍,要是這樣,我就拉她一起去。我整理好了一切,小莉提交上去。

我們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是上面依舊沒能通過,我們沒有得到任何解釋和理由。新聞,真的很怕只淪爲看流量的東西。一份職業,總要有些自己的情懷在裡面,也不然怎麼堅持下去。

但是我只是一名小員工,我能做的,就是把我覺得可以的東西,記錄下來,盡力讓大家看到,但是"成事在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