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的力量

參考消息網11月15日報道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15日報道,心理學家早已提出“感恩文化”的概念,並且已經有幾項研究表明了強調他人積極品質的正面效應。

讚美能提高幸福感

“接受讚美可以創造積極的心理反饋循環。讚美具有變革性力量,可以提高我們的幸福感,此外還有助於創造一個更加積極、情感上更令人滿意的社會環境。”英國心理學家麗蒂卡·蘇克·比拉在其關於英國民衆讚美習慣的報告中解釋道。

“當我們自我感覺良好時,更有可能採取積極的行爲,例如設定和實現目標。而這反過來又增強了我們的自尊。”這名專家補充道:“我們可以用神經科學來理解,讚美會激活與獎勵和積極自我感知相關的大腦區域,例如紋狀體和內側前額葉皮層。這些神經元活動會觸發內啡肽和血清素的釋放,這兩種神經遞質因其在促進快樂、滿足和情緒健康等感覺方面的作用而聞名。”

但爲什麼一句讚美會有這麼大的力量呢?“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自己受到他人的重視和尊重,並且有歸屬感。”美國康奈爾大學社會心理學家、組織行爲學教授瓦妮薩·博恩斯說。這位對於讚美頗有研究的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總是關注其他人如何看待我們的信息,當他們給出讚美時,我們就得到了反饋。他人對我們表達的欽佩提供了一種‘小小的希望’,即與我們的工作或風格相關的屬性被積極地看待,從而激活大腦的獎勵中心並提升我們的精神。”

學會讚美是一種能力

一切都很容易理解,但如果它有這麼多好處,爲什麼我們總是感覺很少被認可呢?更糟糕的是,我們爲什麼不更多地讚美別人呢?芝加哥大學行爲科學教授尼古拉斯·埃普利研究認爲,我們對這種感恩文化的訓練非常少,我們表達的讚美比我們希望的要少,因爲我們低估了它對他人的積極影響。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完全意識到我們讚美他人時給予對方的快樂。此外,我們還會擔心自己的話語被誤解,使得原本想讚美的內容最終讓我們自己很焦慮:我的話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嗎?我會顯得不真誠、笨拙或過於奉承嗎?

“我們發現,人們過於擔心自己巧妙地表達讚美的能力,比如會擔心如果我表達讚美的方式令人不適怎麼辦?而這樣的焦慮導致人們對自己的信息所產生的效果過於悲觀。很遺憾,這樣的悲觀情緒限制了人們進行這種對每個人都有利的行爲。”博恩斯表示。

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擔心是沒有根據的,受到我們讚美的人比我們想象的更快樂、更滿足、更受寵若驚。另外,稱讚別人的人心情也會變得更好,以後更願意不吝嗇稱讚。

這些讚美不會出錯

博恩斯和她的同事給出了進入讚美世界的幾把鑰匙,以下就是永遠不會出錯的五句讚美:

1.“這個情況你處理得很好”

這是博恩斯最喜歡的讚美之詞。“我真的很喜歡這句話,通常我會將它用於當對方不確定自己是否處理得當的緊張時刻,”她說,“這句話給人安全感,並向對方表明,他爲平息正在發生的事情或幫助某人所做的努力並沒有被忽視。”

2.“你讓平凡的時刻變得非凡”

這句話用在夫妻和親密的家庭成員之間效果很好。專家解釋說,這是一句美麗而深刻的讚美,能夠凸顯對方的存在如何使生活變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儘管我們的日常生活可能很平凡。

3.“你在壓力下工作的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專家認爲,這句話認可了對方的意願、努力和成長心態,這對任何希望產生積極影響的人來說都是高度讚揚。此外,這樣的讚美要具體一些,因爲細節可以將普通的讚美變成出色的讚美,所以要努力突出對方具體的品質或行爲。

4.“你戴的耳環很漂亮”

“在任何情況下,這類讚美都會讓對方的感覺比我們預期的要好。”博恩斯說。陌生人更可能感到受寵若驚,而不是感到困擾。此外,誰知道呢?你可能會因此結交到新朋友並讓某人的一天變得美好。

5.“當你收到讚美時:說‘謝謝’”

我們中的許多人在接受讚美時會感到不自在:我們會臉紅,避免目光接觸,開始尷尬地嘀咕,甚至貶低自己。如果你是這種情況,請記住讚美你的人感覺有多好,並微笑迴應他。將這種交流視爲建立或改善人際關係的機會。你們彼此都會在這次互動中感到更愉快,這也會讓你們在這一天剩下的時間裡充滿活力。(編譯/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