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網路幾乎隱形 Meta高薪挖角的30歲餘家輝什麼來歷?

畢業於中科大的餘家輝被Meta高薪挖角。(取材自量子位)

外媒報導稱科技巨頭Meta以上億美元從OpenAI挖走四名頂尖華人AI學者,其中30歲來自中國的餘家輝(Jiahui Yu)受到關注。據報導,餘家輝曾在Google Brain共同領導Google王牌模型Gemini的多模態團隊,併名列GPT-4o、GPT-4.1和一系列mini模型「共同創造者」。這也是此次Meta決定砸下重金挖角的關鍵之一。

餘家輝出生於1995年,打小天資聰穎,2012年從浙江慈溪中學考到中科大少年班學院。有媒體形容,這個在中文網路幾乎隱形的名字,卻讓矽谷兩大AI巨頭撕破臉;有網友甚至調侃:AI頂級研究員收入堪比C羅轉會費,但知名度連十八線網紅都不如。

網易報導,餘家輝來自浙江,本科中科大(AI領域著名校友是印奇,曠視科技Face++的CEO)。 2016年,他也是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的碩博連讀生,主修電子與電腦工程。他的導師是電腦視覺領域的泰斗,已故的傳奇教授黃煦濤(Thomas S. Huang)。

在餘家輝還是學生時,思考的就不是怎麼讓模型更「厲害」,而是怎麼讓它更「好用」、更「便宜」、更「省事」。這種務實的思想,也成了他日後身價暴漲的底層代碼。

博士期間,餘家輝去Adobe實習,搞出一個叫「DeepFill」的項目,就是用AI把照片裡不想要的東西P掉,且P得天衣無縫,這是能直接變成產品功能的實用技術。畢業後,他先去Google Brain,直接參與並共同領導Google王牌模型Gemini的多模態團隊,跟碼農之神Jeff Dean一起工作(google首席科學家,ACM 計算獎得主、美國工程院院士等)。

所謂多模態,就是讓AI既能看懂文字,也能看懂圖片、影片和聲音;這是當時AI發展的最前線。後來,餘家輝跳到如日中天的OpenAI,領導整個感知團隊(Perception team) ,併名列GPT-4o、GPT-4.1還有一系列mini模型「共同創造者」。

OpenAI的CEO奧特曼(Sam Altman)在播客爆料,說Meta開出「1億美元」的簽約獎金挖他的人。雖然Meta的高管和新入職的員工後來都說這個數字是「假新聞」,太誇張,但頂級人才的薪酬包達到千萬美元級別,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這背後,是奧特曼提出的概念,叫做「10000倍工程師」 。頂尖的AI研究員,一個人的產出,能頂1萬個普通工程師。餘家輝,就是這盤棋局裡,被重金砸下的關鍵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