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戰川普 習近平避自傷 出手剋制
從美中新一波貿易戰來看,相較於美國總統川普上一任期,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如今對美國的態度顯得更加謹慎剋制。
美國對大陸商品加徵百分之十關稅四日生效的幾秒鐘後,大陸就宣佈十日起對約八十項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啓動對Google的反壟斷調查,緊縮對關鍵礦物的出口管制,並將兩家美國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金融時報稱大陸也考慮對英特爾展開調查。
從報復的速度和範圍來看,大陸顯然從上一輪與川普貿易戰汲取教訓。當時北京採取的報復性關稅規模,比照美國等級。而這次,大陸僅對價值一百四十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範圍遠小於美方對四千億美元大陸商品的關稅措施,但陸方採取的其他行動表明,大陸有能力在必要時對美國企業造成衝擊。
這項策略轉變,反映習近平在川普頭個任期後,成功推動進口來源多元化成果,也道出大陸當前面臨的經濟不確定性。大陸領導人依靠製造業與海外出口維持經濟成長,同時設法解決房地產泡沫,並應付日益加劇的通縮壓力。
麥格理集團中國經濟研究主管胡偉俊表示,中國表現得更爲剋制,是因爲美中之間呈現嚴重貿易失衡,若硬碰硬,大陸損失可能更大。他說,全面關稅戰不符合中國利益,北京可能主要透過國內刺激措施來緩解關稅衝擊。
大陸的謹慎迴應也讓市場鬆一口氣。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四日大漲百分之三點五,離岸人民幣在收復稍早跌幅後持平。
目前問題在於美中領導人能否在十日大陸報復性關稅生效前達成協議。川普四日表示他不急於和習近平通話,雙方將等到「合適時機」再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