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馬拉雅山施放彩色煙火 環境專家批:對動植物造成數十年傷害

記者李依融/綜合報導

戶外品牌「始祖鳥(Arc'teryx)」近日在喜馬拉雅山脈燃放煙火,被批「炸山」引發輿論爭議。雖然品牌與藝術家蔡國強已公開道歉,但中國科學院植物學博士顧有容警告,這場不到一小時的表演,對青藏高原脆弱的植被與動物生態,可能帶來數十年的長期傷害。

喜馬拉雅山脈是青藏高原南緣的主要山系之一,其生態環境本就極度敏感。顧有容在微信帳號「果殼自然」指出,表演地點屬於高山草甸區,草氈層是支撐高原食物網的重要基礎,卻極易受破壞。一旦被煙火震動、搭建或清場行爲破壞,土壤母質將快速流失,植被難以自然恢復,甚至人工修復也可能適得其反。

▲高原鼠兔以青藏高原爲家,專家擔心煙火施放嚴重影響高原動植物生態。(圖/翻攝自維基百科/Kunsang)

在動物方面,主辦方聲稱透過鹽磚引導鼠兔離開燃放區,但顧有容批評這完全不切實際。鼠兔膽小且活動範圍有限,不會爲舔鹽而遠離洞穴。他強調,鼠兔是高寒草甸的關鍵物種,錯誤地將其視爲「害獸」只會加速生態失衡。

顧有容進一步指出,煙火的噪音與震動會讓小型動物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甚至導致死亡。活動舉行在秋季,正值動物儲備能量過冬的關鍵期,這種干擾恐降低其存活率,並連帶影響以鼠兔爲食的掠食者,危及整個高原食物鏈。

▲始祖鳥對於煙火施放造成生態威脅,發表道歉信承諾補救。(圖/翻攝自微博)

▲藝術家也針對煙火施放致歉,並將更審慎評估藝術與環境的影響。(圖/翻攝自微博)

顧有容提醒,「可降解材料」並非萬能,高原氣候嚴酷、分解者不活躍,即使標榜環保,殘留物仍可能長期存在,間接威脅動植物。顧有容呼籲,除了道歉,更應進行科學評估與實質補救,才能避免讓這場「表演」演變爲長遠的生態災難。

▲藝術家蔡國強的作品《升龍》於海拔5500公尺的喜馬拉雅山脈施放。(圖/翻攝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