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投30億元,瑞典壓縮機巨頭緣何擴大在華產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燕、曹恩惠 無錫、上海報道

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的阿特拉斯·科普柯壓縮機技術無錫園區(以下簡稱“無錫園區”),近期正式投入生產。

自1994年在無錫成立了中國大陸首家生產基地以來,阿特拉斯·科普柯在無錫累計投資近80億元。其中,2023年開工的無錫園區,是該集團壓縮機技術業務領域二十餘年來最大的一次投資。

“中國是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及其壓縮機技術業務領域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開業儀式上,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壓縮機技術業務領域總裁菲利普·恩尼絲(Philippe Ernens)向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表示,新園區的落成,也將成爲該集團洞察中國本土市場的重要窗口,甚至可以進行需求預測。

加碼在華產能

滿足本土化需求,是不少外企在華投建產能的初衷。

但近些年來,這樣的趨勢在發生轉變。

2024年,阿特拉斯·科普柯時任大中華區副總裁Francis Liekens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坦言,“過去我們的做法是儘可能多地把空壓機賣給客戶,現在我們則是首先會看他們的實際需求,然後看怎麼樣做能夠幫助他們實現更多的衍生需求,例如在節能的前提下實現同樣的功能。”

從“滿足需求”到“預測需求”的轉變背後,外企在中國正面臨着激烈的競爭。

對於阿特拉斯·科普柯而言,僅在壓縮機領域,其挑戰既來自中國本地競爭對手,也來自其他國家的對手。

但這樣的競爭,卻是促使企業持續研發進步的最強驅動力。誠如Francis Liekens彼時所言:“由於行業整合的趨勢,到最後可能競爭者會越來越少,但是剩下的競爭者是非常強大的。這也並非壞事,因爲它可以推動我們持續創新,保持更有競爭力的地位。”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現場瞭解到,爲了提高核心設備及部件產量,無錫園區採用了多項創新技術:主機車間的離心機機頭生產,使用了新的機加工設備組合、新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新的噴漆工藝和油霧處理。此外,新園區擁有專門的測試設備,可進行小型至超大型壓縮機及其他類型設備的性能測試,並有專業實驗室提供材料、噪聲與振動等方面的測試支持。

不僅是生產基地,無錫園區還包含物流中心、培訓中心、客戶服務中心:園區內的壓縮機技術服務部整合了服務培訓學院和歐瑞進工業服務有限公司,紐曼泰克客戶中心和阿特拉斯·科普柯上海貿易公司無錫辦事處也將入駐新園區。

“這個園區不僅僅是一個製造中心,它同我們在比利時的園區一樣,被設計成爲我們的創新引擎——這是一個形成想法、完善技術和誕生解決方案的地方,可以迎接未來的挑戰。”菲利普·恩尼絲介紹道,園區將與客戶和合作夥伴共同創造,開發尖端的壓縮空氣、氣體和能源轉換技術。

本土化意義重大

1994年,阿特拉斯·科普柯在無錫成立了中國大陸首家壓縮機生產基地——阿特拉斯·科普柯(無錫)壓縮機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該集團在中國的角色僅是一家商貿企業——在中國銷售從歐洲進口的產品。

據瞭解,阿特拉斯·科普柯最早在無錫以組裝壓縮機起步,其主要零部件均從阿特拉斯·科普柯成套後原裝進口,實現了同一產品異地組裝,以向中國企業提供高質量和價格合理的壓縮機。此後,隨着對於中國市場需求的觀察,阿特拉斯·科普柯在無錫引入研發部門,使得無錫生產基地具備了產品研發和需求定製能力。

從組裝起步,如今阿特拉斯·科普柯不僅在無錫開發和生產無油大型壓縮機、乾燥機、過濾器和壓縮機核心部件等,也開發和生產移動式柴油壓縮機、電動壓縮機、水泵、燈塔、中小型工業空氣壓縮機和醫療氣體壓縮機等。

也因此,無錫逐漸成爲阿特拉斯·科普柯的區域中心,擁有四家工廠設施及一個高科技研發中心,不僅服務本地客戶,還出口至其他市場。

“公司多年來在無錫建立起了完備的供應鏈,這些都讓我們做出了持續在中國投資的決定。”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瑞吾格(Vagner Rego)表示。

事實上,爲進一步鼓勵外企再投資,近日,江蘇省出臺《江蘇省2025年穩外資若干措施》,明確要引導外資企業通過利潤再投資、資本(盈餘)公積轉增、債轉股等方式擴大投資。

而此前在“對話歐洲”跨國企業無錫合作交流會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瞭解到,爲促進外資企業所獲利潤更多用於再投資,無錫計劃提高對外商利潤再投資的獎勵比例,獎勵比例或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