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用 iPhone 直連衛星發送 SOS 簡訊 還要過這兩關
蘋果iPhone支援衛星緊急SOS服務,大約已支援全球15個國家與市場,但尚未支援臺灣、日本、南韓等亞洲市場。 路透
蘋果iPhone支援衛星緊急SOS服務,大約已支援全球15個國家與市場,但尚未支援臺灣、日本、南韓等亞洲市場,數發部24日公佈開放七組衛星行動訊頻段中,與蘋果iPhone衛星服務頻段一致,也讓臺灣果粉殷殷期待哪一天台灣的iPhone也可使用衛星緊急SOS服務。但業者直指,還要過「兩關」。
「頻段」有了 就看業者跟蘋果態度
目前蘋果使用Globalstar衛星網路,推出「衛星緊急 SOS」(Emergency SOS via Satellite)服務,支援iPhone 13以上的手機,用戶可在沒有行動網路及無線網路環境下,透過衛星發送求救訊息與位置,目前支援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澳洲等,但尚未支援亞洲的臺灣、南韓、日本、中國大陸、香港等地。
現在數發部將釋出的七組「衛星行動通信」(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MSS)頻段,包含1,518-1,559 MHz、1,610-1,616.5 MHz、1,668-1,675 MHz、2,483.5-2,500 MHz、19.7-21.2 GHz、29.5-31 GHz、43.5-47 GHz,攸關「手機直連衛星」應用,其中兩個頻段也支援蘋果相關衛星服務。
iPhone衛星SOS 要過兩關
業者分析,臺灣果迷要想使用衛星緊急SOS服務,「頻段」、「蘋果」跟電信業者態度是三大關鍵。現在「頻段」有了,接下來「兩關」纔是落地臺灣關鍵。臺灣電信業者要主動跟蘋果聯繫,協調落地臺灣,然後再向主管機關(數發部及NCC)申請頻段。
雖然面對是否申請頻率、支援蘋果衛星服務、推出手機直連衛星服務等三大議題,電信三雄中華電信(2412)、臺灣大(3045)、遠傳(4904)均表示,審慎評估。
但業者坦言,引進蘋果衛星服務或者手機直連衛星服務,「商業模式」及「市場需求」是兩大關鍵,目前市場需求不大,消費者是否願意爲了衛星服務再掏荷包,仍難預料,因此短期內引進蘋果衛星服務機率極低。
手機直連衛星仍未大規模推廣
另一方面,星鏈串連全球電信業者,推出手機直連衛星服務,美國T-Mobile與SpaceX的星鏈合作,2024年通過美國主管機關FCC覈准,目前仍在Beta階段,今年7月起支援功能僅文字簡訊、多媒體簡訊、短音訊,未來每月收費10美元,未來要擴大至資料傳輸及語音通話。
日本電信業者則攜手星鏈,今年4月推出手機直連衛星商用服務「au Starlink Direct」,提供文字簡訊、分享當前位置,接收地震、海嘯警報等,還提供1GB數據傳輸(4G LTE),更開放給非au用戶使用,目前月費約爲550、1,650日圓
雖然因蘋果及星鏈帶起全球對手機直連衛星服務的討論,目前手機直連衛星因標準技術尚未完全底定,僅屬於緊急救難簡訊,或是測試性質的服務,還沒大規模推廣,業者認爲,預估相關標準在2027年確立,但政府、電信商及終端都有挑戰待解。
現在國際標準組織3GPP已在R17標準首次定義NTN(非地面網路),支持5G與衛星整合,去年中旬開始討論R18已拓展至5G NTN D2D(手機直連設備),特別強調手機直連衛星的應用。
標準制定後仍需ITU進行頻譜規劃與國際協調,ITU也將D2D頻段分配列入2027世界無線通信大會(WRC-27)議程,後續待各國政府規劃好相關頻譜,手機直連衛星纔可望成真。
標準仍在制定中 且技術上有難度
業界分析,這是一個跨越電信、衛星、晶片、終端,甚至天線設計或是散熱等技術問題,需各國政府與主管機關助攻。
現在手機直連衛星標準還在制定中,預計2027年底定,也要進入頻譜協調及干擾管理等議題,手機晶片、終端的部分則因功率超大,有天線及散熱問題待解。通常手機面對發訊端(行動基地臺或衛星)愈遠,功率愈大,一般來說手機距離基地臺約幾公里,但低軌衛星則高達500公里,發射功率愈大,對於天線設計及散熱設計都是嚴峻的技術議題。
再者,低軌衛星每90分鐘繞行地球一圈,每「秒」7.5公里(每小時27,000公里)的高速移動,相較之下,在地球表面上最快速的高鐵,時速每小「時」400公里,在高鐵上手機天線要去抓基地臺訊號已經相當有難度,遑論對着數千、上萬顆在天空上以超高速的移動的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