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不是夢!臺東取經德國Feldheim 打造韌性能源系統

▲臺東縣府借鏡德國Feldheim村自給自足經驗。(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爲強化臺東在地能源政策的多元發展,並尋求國際再生能源治理的可行路徑,臺東縣政府近日組團前往德國知名的Feldheim能源村實地考察。由縣長饒慶鈴親自率領,縣府團隊與多位鄉鎮市首長一同出訪,深入瞭解該村如何透過多元再生能源技術、社區共治機制與公私協力模式,實現能源自給、碳排減量與社會凝聚的永續目標。

Feldheim是位於德國東部的一座小型農村,常住人口僅約150人,卻被譽爲全球能源自主與社區治理的典範。該村透過自建的太陽能、生質能與風力設施,並搭配高效率儲能與熱能系統,成功達成100%電力與熱能自給的里程碑。更關鍵的是,村內能源設施由社區集體擁有與營運,展現小規模社區也能主導並維持長期永續能源治理的實力。

根據縣府說法,此行除了實地觀摩Feldheim的能源基礎設施外,團隊也深入瞭解其能源管理制度、社區參與機制與與地方企業的合作模式。特別關注居民如何透過充分溝通與教育,建立對再生能源的信任感,進而達到以地方爲核心的能源共治。

饒慶鈴指出,臺東擁有多樣的地理條件與自然資源,特別是地熱、水力與農業廢棄物等,在能源轉型上具備發展在地分散式再生能源的潛力。縣府未來將持續推動小水力、地熱、生質能等綠能佈局,並鼓勵在地業者結合農業、文化、觀光等特色,創造具臺東辨識度的能源發展模式。

她強調,能源轉型不僅關乎技術選擇,更是一場深層的社會創新過程。臺東的能源政策將以人本爲核心,強化跨領域合作與公民參與,朝向兼具韌性、包容性與在地特色的治理體系邁進,讓永續成爲臺東發展的日常生活風景。

縣府也提到,隨着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日益受到全球關注,地方政府應扮演積極的領導與整合者角色。此次Feldheim之行,不僅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寶貴的實務觀點,也爲臺東在「部落共榮」、「產業共創」、「經濟共益」等策略方向上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基礎,期望未來能持續深化臺東「慢經濟」的永續內涵與地方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