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保險啓動 機具操作先納保
花蓮縣光復鄉災區仍有大量志工協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10日確定,「鏟子超人」也納保,可到花蓮光復火車站旁的志工服務分配站掃碼登記,等候分流分配工作。(王志偉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桃園市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因救災受傷感染不幸身亡,引發各界關注志工安全保障。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10日宣佈,受部會招募進災區的機械及機具操作等業者優先辦理保險,「鏟子超人」等志工也納入,且須到車站旁志工分配站,透過國軍或花蓮縣政府分流派工。
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昨起只要是進災區救災的重機械業者、操作業者,優先辦理保險,一般志工也確定納保,投保內容均以3天爲1個單位,志工到花蓮光復火車站旁大帳篷區掃描QR Code後投保,並接受派工,由中央支付保費。
國慶連假昨展開,光復車站仍有超過1萬人次出站投入救災,張姓志工說,一到現場就看見1名年輕志工昏倒送醫,志工們都是熱心投入,中央爲志工投保是非常好的事。
此外,針對災區居民家電遭大水淹沒損壞,季連成說,政府已跟電氣商業同業公會30家業者合作,捐贈包括洗衣機、電冰箱等超過3000件家電,下週一(13日)起優先發放給光復鄉7個村的弱勢家庭,另提供300輛機車給低收入戶。縣府也表示,募得電冰箱、洗衣機、電鍋等家電,同樣於13日發給災區保全戶。
臺9省道馬太鞍溪橋是通往光復鄉的重要幹道,上月23日遭堰塞湖溢流洪水沖斷,導致10多天來,從花蓮市南下的車輛只能繞道縣道193線或省道臺11線,原本500公尺的距離拉長到20公里,且因道路狹小,救災車輛、物資運送進災區都非常不便。
交通部公路局日夜趕工,在溪牀修築南下、北上2條長870公尺的涵管便道,原定15日通車,昨下午3時提前完工開放,不少車輛通過時比出大拇指,向在場指揮的工程人員大聲說謝謝,更有住在馬太鞍溪橋邊的居民在通車同時開心放鞭炮,期望能爲災後帶來些許喜氣,也象徵災區重生之意。
公路局說,因堰塞湖仍列紅色警戒,已在涵管便道及上游2公里處設置水位計,即時監測水位變化,以及即時影像監看河牀水位,現場也派員24小時警戒。馬太鞍溪新建橋樑預計今年底前發包、北上線2026年底完成、南下線2027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