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撇大罷免民團自發 政院:這是臺灣人的公民課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中)。記者黃婉婷/攝影
首波罷免週六投票,行政院指出,罷免投票是公民權利行使,更是臺灣人的公民課;臺灣史上第一次有這麼多公民團體自發性對立委展開不信任投票,「這是公民對立法院過去一年來的檢驗」。
24名國民黨立委、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將於7月26日投票;另有7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將綁公投,於8月23日投票。民進黨全力支援公民團體喊出下降不適任立委,力拚奪回國會多數,國民黨則批評執政黨選輸翻桌,因施政能力才使出大罷免奧步。
外界關注,政院是否會對罷免投票有所呼籲,媒體也問及,各界將罷免六席當作大罷免成功與否的門檻,此次投票也被認爲是卓內閣施政成績的檢驗,結果若不盡理想,是否代表選民不認同內閣表現,之後是否進行內閣改組。
對此,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指出,選舉、創制、罷免及複決,是憲法賦予人民的參政權,臺灣除了官方舉辦的定期選舉,近年來也有多次公投,相信國人對直接民權行使並不陌生。
李慧芝強調,7月26日及8月23日的罷免投票,是公民權利行使,更是一場公民運動,「這是臺灣人的公民課」,臺灣史上第一次有這麼多公民團體站出來,自發性對立委展開不信任投票,這是公民對立法院過去一年來的檢驗。
李慧芝表示,感謝公民團體的努力,展現憲法賦予的權利,這是民主社會的表現,也感謝所有願意參與這項公民行動的國人,在臺灣民主歷史寫下新的一頁。這再次展現,臺灣是印太地區的民主燈塔,選務機關會依法辦理罷免案。
至於行政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等人是否會前往罷免投票,李慧芝則說,這是個人公民權,她不適合說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