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平遇見朱子!第十七屆「朱子之路」研習營於建陽舉行

研習營吸引兩岸七十多位大學生及專家共同參與,體驗當年四方學子求學問道之路。(圖/金津提供)

日前,第十七屆「朱子之路」研習營開營儀式在南平市建陽的「考亭書院」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大學的研究生,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以及朱子學愛好者們沿着考亭書院的臺階拾級而上,重走當年四方學子的求學問道之路。

朱熹,南宋理學家,因其爲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故後人尊稱爲「朱子」。

考亭書院位於建陽區考亭村,距市區2.5公里。爲朱熹晚年居住的講學之地。「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由臺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長朱茂男首倡,與華東師範大學朱傑人教授、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閩北朱子後裔聯誼會等共同發起。自2008年首屆研習營舉辦以來,海峽兩岸高校已有數千名師生以「遊學」的形式,走訪朱子遺存,體悟朱子文化。5天時間,研習路線沿着朱子的生平經歷在行走。從朱熹的出生地尤溪,成長地武夷山、建甌,拜師地延平,再到建陽授業……漫長的時間線逐漸串聯起來,70多名營員在不知不覺中緩緩走過了朱子的一生。

研習活動讓青年們對朱子文化有更爲感性、全面、立體的認識。(圖/金津提供)

開營儀式上,70多位參加研習營的學員在南昌大學楊柱才教授、復旦大學郭曉東教授、臺灣成功大學黃聖鬆教授的帶領下行「釋菜禮」。南平市人大副主任蘭林和向學員代表授予營旗。蘭林和表示:我們特意選在考亭書院啓動本次活動,目的就是要突出傳承,努力弘揚發展朱子文化。而作爲此次研習營總顧問的朱傑人提到:研習活動是深學「兩個結合」,賡續中華文脈的生動實踐,對於同學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讓他們能夠對朱子文化有更爲感性、全面、立體的認識,爲後續進一步深入研究朱子學做好充足的準備。

本次活動在中華朱子學會和中國朱子學會的學術支持下,由南平市文旅局主辦,南平市朱子文化傳承發展中心承辦。活動爲期一週,學員們將前往朱文公墓、寒泉精舍、朱文公祠、五經博士府、遊定夫祠、遊定夫書院、文公廟、興賢書院、朱熹園等地走訪,其間穿插學術講座,讓學員們在領略南平人文和自然的獨特魅力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悟到朱子文化的深厚底蘊。在8月初,中視「大陸尋奇」的製作單位也將前往該地進行拍攝,屆時觀衆可以共同感受南平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