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磁升芯”背後的多重考量

文|李意安

今年4月,招商、中行、交行等多家大行先後發佈公告,宣佈正式啓動銀聯-Visa雙標磁條卡升級芯片卡的進程。

在美國運通、萬事達卡陸續獲批人民幣清算資質併成功發行單標芯片卡之後,業內曾認爲雙標卡的“磁升芯”模式或許難以落地,然而,今年銀聯-Visa雙標卡“磁升芯”的官宣,爲持卡人帶來了意外之喜——與任何一家卡組織的單標芯片卡相比,銀聯-Visa雙標芯片卡在安全性、受理能力、用卡體驗等各個維度上,都有其獨到的差異化優勢。

監管部門與市場主體的協同推進,標誌着存續十餘年的雙標磁條卡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也意味着人民幣國際化邁出了新的一步。

更安全、更廣泛

與傳統雙標磁條卡相比,芯片卡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安全等級的代際躍升。

這是由二者技術路徑的差異決定的。

傳統磁條卡的交易中,每次刷卡都在向外界重複透露如CVV等卡片信息。不法分子只需用一個簡單的側錄器就能輕鬆複製這些數據,製作出足以亂真的僞卡進行盜刷,門檻低,風險高。

區別於磁條卡的靜態性,芯片本質是一個鑲嵌在卡片上的微型智能計算機,每次交易時,當你將芯片插入終端,它都會與終端、銀行系統進行一場複雜的雙向認證對話,基於金額、時間等獨一無二的交易變量,以動態運算的方式生成一個一次性的、僅本次交易有效的憑證,從根本上杜絕了卡片被複制和僞造的可能,將支付安全提升到了一個磁條卡無法企及的高度。

芯片卡的第二大優勢,在於其受理範圍的突破,這一點在跨境場景中體驗尤爲明顯。

事實上,過去十餘年,境內境外的信用卡行業發展已經完全走向了兩個方向。

在中國境內,因移動支付發達,持卡人擺脫了對實體卡片的使用依賴。雙標卡可以作爲各類錢包產品的綁卡賬戶用於支付扣款,芯片卡的存在感不強。但在跨境場景中,芯片卡已然成爲剛需。主流市場基本都已經完成了對芯片卡的受理改造,不再接受磁條卡的降級交易,雙標卡磁條卡出境之後,使用場景鮮少。

在此基礎上,新卡通過接入 Visa 覆蓋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受理網絡,進一步打通跨境支付鏈路,保障境內支付場景連續性的同時,又藉助國際卡組織的全球網絡優勢,顯著提升了境外消費的便捷性。

技術路徑演繹背後的戰略考量

事實上,雙標卡的博弈已經持續了十餘年。如今,從技術路徑演繹到市場格局拓展,“磁升芯”背後有着更深遠的戰略考量。

2014年前後,隨着網購交易規模的井噴,磁條卡的僞卡盜刷風險激增。全球支付安全標準開始轉向:美國率先以EMV芯片標準佈防,歐洲迅速跟進,中國監管部門也於當年推出了自主制定的PBOC金融IC卡標準,並明文要求各銀行主體切實提高採用PBOC標準的金融IC卡使用率。然而,由於PBOC與EMV在密鑰體系上無法兼容,形成了雙標卡的結構性矛盾。因此,自2014年起,監管雖允許存量雙標磁條卡繼續使用和增發,但不再批准新的雙標卡種。

2020 年 8 月,招商銀行創新採用“一芯雙應用”的技術,通過在同一芯片上同時集成境內 PBOC標準和境外 EMV 標準,實現了一張卡片在境內外支付場景的無縫切換。技術側的成熟爲“一芯雙應用”的普及提供了基礎,此後,各家銀行紛紛跟進,也成爲了此後萬事達卡和如今銀聯-Visa“磁升芯”的技術樣本。

但技術層面僅僅只是第一層,更重要的是,市場發生了新的博弈。

美國運通和萬事達在拿下人民幣清算資質之後,其存量雙標卡被逐步轉化爲單標卡,境內受理網絡的建設也逐漸起步。這也讓市場對雙標轉單標的集體命運產生共識,認爲存量雙標卡不太可能直接升級芯片卡。但到了2025年,市場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對中國銀聯而言,一方面承載着人民幣國際化的國家戰略使命,另一方面也面臨着開拓新增量市場的需求,出海已成爲必然選擇。縱觀其近年來的佈局,積極推進國際化的戰略路徑清晰可見。

從人民幣國際化的角度來看,品牌出海都是其首要任務。而雙標卡搭載清晰的“銀聯”標識,在衆多尚未實現深度滲透的境外市場,能夠以最直觀的方式、最低廉的成本直觀提升境外商戶和消費者對銀聯品牌的認知度,不啻於一張銀聯的移動廣告牌。

而從增量市場的緯度,銀聯已經在180餘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受理端,在東南亞、日韓等地有自己非常明確的優勢市場,雙標卡也能夠爲其帶來真實的收益貢獻,何樂不爲。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銀聯-Visa雙標卡最終得以實現“磁升芯”,不僅僅是出於Visa激活存量用戶交易需求的訴求,也是兩大卡組織在戰略利益一致的背景下達成的雙贏結局。

“支付工具”到“國際橋樑”的長期升維

當然,從客戶角度看,最直觀的體現則是信用卡功能和價值的進化。作爲高效、通用的國際化支付工具,信用卡長期讓人們在世界各地便捷支付;隨着“連進來”和“走出去”成爲新的趨勢,信用卡作爲國際交流的橋樑的價值又進一步升維。

在此過程中,國內衆多信用卡經營主體也針對境外場景,持續迭代自身產品服務。據悉,本輪“磁升芯”的卡片換髮,整體遵循“卡號不變、體驗無縫”的原則:一方面,升級的新卡將沿用原磁條卡的16位卡號,用戶無需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重新綁卡。另一方面,多家銀行也配套以豐厚的境外權益回報。

以招行信用卡爲例,其一方面針對此次磁升芯,聯合卡組織配套以境外消費返現、萬豪酒店集團入住權益等優惠;另一方面也持續煥新跨境消費活動,例如提供“320元匯率補貼”,持卡人領券後境外指定目的地線下刷卡達標,獎勵即可實時入賬;還有專屬權益延伸至境外旅行各場景,例如高端信用卡境外返現,以及韓國新羅免稅店、日本大丸百貨專屬優惠等。用卡禮遇也不僅僅在境外場景體現,同樣也加碼於境內的精準消費場景,比如手機Pay境內外消費筆筆1%返現、境外刷卡消費達標搶領京東卡等。

對普通持卡人而言,無論是技術博弈還是市場角力,都不如安全、便捷和優惠精彩。據悉,上半年招行信用卡已陪伴超160萬持卡人打卡世界,境外交易規模也已連續17年行業第一。筆者觀察行業經營情況也發現,招行信用卡在行業中保有顯著的領先優勢。

一言蔽之,對於持有銀聯-Visa的雙標卡的用戶而言,無論從安全性、便利性還是權益回報的角度來看,升級芯片卡都是當下的更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