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4:麥琳的秘密與芒果臺的 “心機”,觀衆如何清醒看綜藝

《再見愛人4》引發了諸多關注與爭議。

麥琳用一句“我配擁有一杯咖啡”以及“燻雞事件”迅速霸屏熱搜話題,併成爲網友圍剿的對象。

節目中,麥琳和李行亮最終選擇下車,意味着他們未離婚,而留幾手下車、葛夕未下,這一場景令人唏噓。

黃聖依則做出了離婚的選擇,她的安靜離開正如 “不哭不鬧攢夠失望便默默離開” 所言。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麥琳在最後一集袒露的驚人秘密 —— 她是棄嬰。

她並非被抱養,而是在青春期時被養父母告知是撿來的。

這一真相解釋了節目中她之前的諸多奇怪言論和行爲。

例如在畫像環節,她對像爸爸還是媽媽的問題回答得模棱兩可,因爲她從未見過親生父母;

她與黃聖依吐槽父母對李行亮更好時的苦笑,以及李行亮那句 “我家裡沒有人了” 對她的刺痛,都在這一真相下有了更深刻的緣由。

芒果臺在節目中的操作引發了觀衆的憤怒。

一直將麥琳是棄嬰這一關鍵信息隱藏,直到最後才拋出,使得觀衆和其他嘉賓在沒有上帝視角的情況下,對麥琳產生了諸多誤解。

甚至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麥琳成爲了被衆人攻擊的對象,而節目組卻像置身事外般悶聲發財。

這種做法讓人感覺被節目組玩弄於股掌之間,如同把觀衆的情緒當成了獲取流量的工具。

回顧大學電視編導課程中老師展示的求助節目,其存在的問題也給人以警示。

那個節目過度渲染求助者的悲慘,讓觀衆從最初的同情逐漸變得不耐煩,甚至失去了理解和幫助的意願。

這表明做節目內容時需要剋制,不能爲了博眼球或製造話題而過度消費嘉賓或觀衆的情感。

如今在信息繁雜、新聞反轉頻繁的時代,人們應保持清醒,避免過早站隊,更不應參與對他人的無端圍剿。

《再見 4》的案例爲綜藝節目製作和觀衆的態度都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在面對各類節目和信息時要更加理性和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