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安」的古鎮裡,我聽見一場被華人遺忘的歷史
初抵古鎮,彷彿時光倒流
當我一下巴士,到達會安,我馬上就感受到古意盎然的氣氛,每一個商店或是餐廳都充滿着古意, 我不禁覺得這好像就是個很古老的中國城!果然,在我查找資料後,原來在17-19世紀(明朝末年)就已經有華人社區在這裡建造寺廟、祠堂等聚集地。
惠安古鎮的老街賣很多的手工藝品。圖/Vivi羅琳
東西交融的古港風貌
這是一個港口,我看它像似小型的威尼斯,巧合地他們也有很多面具;但和威尼斯的面具不大相同。一種是充滿東方京劇的,另一種則是西方歌劇魅影的華麗,各有千秋。
會安的面具有點像京劇又有點像動漫。圖/Vivi羅琳
古街的日常與魅力
走在大街上,有西洋的建築,也有華人式的三合院。街上賣了很多手工藝的文化藝品以及傳統小糕餅,我吃了一口,就覺得好像我已經融入了這個古城!
路邊的糕餅。圖/Vivi羅琳
用木頭做的髮簪,非常古典!圖/Vivi羅琳
惠安古鎮裡的西洋建築。圖/Vivi羅琳
在會館邂逅歷史見證人
當我踏入會館時,其實我已經有些疲累,我想說這是最後一個寺廟了吧。由於我對東方寺廟着實沒興趣;但是由於會安古城有限制:你只能去幾個博物館跟會館,所以我就拿票給對方掃描;沒想到這位大哥居然會講中文!於是我們就聊了起來。
會館就像廟一樣。圖/Vivi羅琳
一段悲傷的中華民國記憶
我拍完照後,他拉我坐了下來,給我看了一張他小時候的照片。他問我:「你看到這國旗了嗎?」我說:「對阿,臺灣的國旗。」但是他補充說明:「那時候是中華民國的國旗!」
他說:「我的家人在這做生意。你看我爸穿的西裝,還有那時候我們家有自己獨棟的房子,出門還有汽車接送!但是沒多久,越南變成社會主義以後,就把我們所有的房子和財產全部沒收,變成公有。從此我們家就變得很窮,我就再也沒有好日子了。
所以我真的支持臺灣,不喜歡社會主義!聽到你是臺灣來的,我就很開心!」我聽完以後,也是覺得很心酸,回覆他說:「啊!真的財產都沒了呀,天啊!難怪你一開始一直想要跟我講話。要是我的話,我也真的很生氣,唉。
我可以跟你合拍一張照片嗎?留個紀念!」於是我們留下了文化歷史悲傷的牽強合影。我甚至是把他當成偉人等級的歷史人物來看待,也希望他能慢慢釋懷。
和會館大哥的合照。圖 /Vivi羅琳
一場心靈與胃的療愈
後來他送我出會館,並且帶我去一家便宜又有氣氛還可以刷卡的餐廳!哈,因爲我沒什麼現金了,肚子又一直很餓地在和我吵架,呵,只好拜託他推薦我這樣的餐廳。
我進了餐廳後,隔着河岸吃晚餐,我真的覺得非常滿足!美麗的會安,一段被人遺忘的華人歷史,悲傷無奈又與現在的美麗古典交錯着。
會館大哥推薦的餐廳。圖/Vivi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