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垃圾堆置待清 石綿瓦偷倒混入

臺南七股三股裡廢棄物臨時堆置區多日未處理,地方擔心登革熱病媒蚊孳生。圖/里長黃仙立提供

丹娜絲損毀房屋、樹木等,臺南災區清出許多傢俱等大型廢棄物,但去化慢,七股區里長抱怨暫置區廢棄物堆置多日影響環境,也擔心孳生病媒蚊;南市環保局也發現遭亂丟垃圾,甚至堆置石綿瓦等有毒物質,將陸續關閉暫置區。

這次風災造成大量具致癌風險的石綿屋瓦碎落一地,但清運費用每噸上看4至7萬元,民衆叫苦。據瞭解,環境部正向行政院爭取提撥7.8億元特別統籌分配稅款,專案協助臺南市、嘉義縣市災區清運石綿瓦,金額仍待政院拍板。

南市府已清運災區廢棄物達1萬5100公噸,等同平時7個月垃圾量,並於全市11區設有46處臨時暫置區,例如集中七股、鹽水等地的災後廢棄物,再送往掩埋場等地。

丹娜絲颱風過後,臺南災區出現許多石綿瓦碎片。記者吳淑玲/攝影

下營區長李宗翰指出,之前協調宗教場所提供臨時空地作爲災後磚瓦、木材、鐵皮等廢棄物堆放點,但近日陸續出現石綿瓦等有害物質混入,因場地容量有限且不當傾倒頻傳,昨先行關閉該處置場,待後續清運作業完成再行開放,並強調若發現偷倒情事,將依法送辦。

七股區三股里長黃仙立也說,社區設置臨時廢棄物堆置點,但多日遲未進場清運,憂心去化速度慢,垃圾將成病媒蚊溫牀。

他質疑是否要有民代關切纔會處理,「會吵的纔會受重視」。

南市46處暫置區將轉運廢棄物,並陸續關閉,環保局說,災後全市石綿瓦登記件數已2355件,累計清除170.59公噸的廢棄石綿建材,石綿瓦應與一般廢棄物分開裝袋,已配送太空包至溪北各區公所供民衆免費索取,分類裝袋綁好後登記申請清運。

嘉義市也受理申請太空包打包石綿瓦廢棄物;嘉縣環保局則呼籲民衆把石綿廢棄物潤溼後打包,暫放規畫的暫存場,由環保局移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