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第14天重災區今復課 學生、災民分區管理

災後十四天,花蓮縣光復國中等校今天將復課,志工和小朋友一同化身「刷子超人」,連忙清理地面泥濘。記者曾原信/攝影

災後第十四天,花蓮光復鄉重災區學校今天覆課。中央災害前進協調所指揮官季連成說,災民安置與校園教學將採分區管理,確保學習權益與居民安全互不干擾,明令「所有志工不得進入學校」,若需修繕作業將開設專用出入口。

光復鄉災後復原行動持續兩週,記者現場直擊,光復市區淤泥大多已清除,剩下水溝需要清溝,但距離馬太鞍溪較近的佛祖街,只有前段清理完畢,後段保安寺的後方仍有厚厚一層淤泥,挖土機持續搶修中。目前尚有六名失蹤者,其中三人在佛祖街一帶失聯,消防人員昨不放棄搜救。有災民說,重災區佛祖街清淤泥進度應該只有五成,復原還有漫漫長路。

縣府指出,此次災害累積造成十八人罹難、六人失聯,目前有四二九人仍暫住收容中心,包括大進國小一七七人、大全鄉立託兒所五十二人、虎爺溫泉會館一六九人、蜜滋賀溫泉會館廿九人與秀山園溫泉會館二人。

光復國中、光復國小與大進國小今天覆課,大進國小家長會副會長蔡易霖說,若恢復正常上課,就應該把空間還給學校,另覓其他處收容災民,政府應正視孩童安全。光復商工今啓動線上教學,十三日恢復實體上課。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季連成說,解除堰塞湖紅色警戒有四要件:一是堰塞湖水流量是否造成衝擊;二是二八六○公尺安全堤防已修復,並加高到五公尺,目前有三層防護,最後一層防護土堤表面鋪有鋼網與水泥漿固化;三是疏浚,已挖廿至卅萬立方公尺;最後是撤離計劃,已請花蓮縣府提出。

災區零星狀況多,昨天上午大平村中學街九十巷水溝疑有農藥罐破裂,瀰漫刺鼻味道,有小孩稱嘴脣麻麻的,有人覺得頭暈、手腳發軟,推測是農藥滾到路邊,被車輛壓破造成味道飄散。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說,一般農藥經過曝曬會自然分解,透過圍籬防止民衆靠近,也在上下游做濃度監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