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價大跌之前,他成功逃頂:40萬買入,1200萬套現。

昨天向大家說,我們小區的了。

文章裡提到身邊有2個幸運的朋友,在房價大跌之前,成功賣房逃頂。這個事以前寫過,今天再說一下。

核心觀點:最近30年,普通人只要買了房,那都是賺的。而最近3年,只要買了房,那目前都是虧的。(加個限定詞,那就是絕大多數)。

成功賣房逃頂的朋友,他的情況是:

2022年,他賣掉一套房子,1200萬。房子100平出頭,小三室。

這套房子是他在大約20年前,用40萬買入的。現在翻來30倍,可謂賺得盆滿鉢滿。

當然,他這套房子能夠賣得這麼貴,在我看來,關鍵因素其實只有1個:

區位地段。他的房子是位於上海,還有學區,小區環境尚可。缺點就是小區、房齡比較老了。

上海是中國最好、最繁華的商業城市之一了。以前有句話說京滬永遠漲。上海外來人口多,有錢人多,業態齊全,要跌也會更扛一點。

差不多20年前,我這個朋友買房的時候,上海平均房價大約也就是4000塊左右一平,好的地段大概也就七八千。

而且今天可能很多人不敢相信的是,一度,上海的房子不好賣,還有過買房送戶口一類的政策優惠。

以我所見,最起碼在2010年之前,凡是咬着牙在上海買了房的人,就沒有一個虧的。

很多當地人、在上海打工的普通人,七拼八湊上了車,躺着不動,十幾年過去,房子的價值就翻了八倍、十倍的。

而同一時間段,你在外地二線、三線城市買房,可能也就是三五倍而已。某種意義上,這就是搭上了大城市的快車,屬於一種被動的躺贏。

如果那時候沒有買,後來真是眼睜睜地看着車越開越快,擠不上去了。

今天爲了寫這篇文章,我又跟哪個上海的朋友聊了幾句。

據他說,2022年,他賣掉那套1200萬的房子之後,房價後來還漲了一點。但是大概在2023年之後,他賣的那套房子就在跌價了,現在情況也不太樂觀,接盤的買家有點鬱悶。

另一個逃頂的朋友情況也差不多,他是2005年左右在合肥買的房,大概四年前賣掉了,落袋爲安了百來萬。因爲當時孩子要留學,湊學費。

這是我身邊唯二見過的,在這一輪房價大跌之前,成功逃頂的普通人。許多數人,都略略有點貪心,買了一套又買一套,持有個三五套,很少有人自己就住一套,其他現金在手的。

現在房價萎靡,許多人事後諸葛亮,說:

早在三年前、五年前,甚至八年前、十年前,我就說了,房價要跌,因爲人口老齡化,因爲房子太多,因爲一個月工資買不起一平米,等等。

但平心而論,絕大多數人也就是說說而已。

有遠見,也要有魄力。真有那個本事,你當年在最高點就把房子賣掉,現在跌了三四成、甚至腰斬的時候再買入,豈不是輕輕鬆鬆就賺了一倍?

我看沒幾個人做到吧?

當年買是被動,可能是因爲要結婚,可能是因爲孩子大了要置換,可能是爲了錢保值,可能就是單位集資房便宜。

現在賣,其實也是被動。可能是退休了要養老,可能是孩子留學要學費,等等。

用成功二字,其實不如“幸運”準確。

在時代的浪潮裡,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太多太多時候連個小浪花都算不上,只不過是隨風飄蕩,肉眼都看不見的小塵埃。

在樓市狂飆的時代,你買房賺到了,是幸運。在樓市扭頭走下頗路的時候,你賣房逃頂了,也是幸運而已。沒有跑掉,那也是車太快了,你不敢跳車。

我們都是這趟狂飆列車上的乘客,誰也沒法獨善其身。

下面是我的公衆號名片,歡迎點擊關注。

人生飛機稿,是我的原創公衆號。

寫點對生活、時事的觀察,都是大白話。我平時喜歡看歷史書,跑馬拉松,踢球,還有帶娃東逛西逛,翻翻繪本。

迎點擊關注,也歡迎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xgbaba521。長按即可自動識別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