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世紀 我是一名星際航天員
科技的發展速度之快,如高鐵,如火箭,使人無法追趕。在24世紀,人類憑藉着先進的穿梭技術,涉足了整個太陽系,並向宇宙的深處繼續進發。
在火星基地裡,我手持一杯咖啡,正專注於桌上的報紙。雖說是報紙,其實是一塊控制面板。最近幾年,由於大力發展科技,導致資源匱乏。於是,政府開展了星際探索計劃。而我,身爲星際航天員,是這次計劃的負責人之一。
幾天後,我和幾十名同事一同坐進時空穿梭機內。這是一個龐大的機體,內含實驗室、醫療室、武器庫,還有各種娛樂室……
隨着駕駛員一聲令下,時空門打開,穿梭機發出一聲嗡鳴,進入其中。基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失,周圍一片藍色,天懸地轉,我的意識逐漸模糊。醒來後,看着定位器上的數據,我發現自己置身於億萬光年外的宇宙中。
一路上,窗外的景象千變萬化。有時看見散發着光芒的恆星;有時飄來蒼白而渺小的白矮星;有時又飛來氣勢磅礴的隕石帶。攝像機將窗外的景色記錄下來,並傳回基地。不過,令人大失所望的是並沒有發現有足夠資源的星球。
一天,我們像往常一樣工作着。突然,探測器屏幕上顯示附近有一顆存在着資源的行星。並且,令人大爲震驚的是,它還顯示這顆行星存在着生命。看到這條消息,我立即將大家召集到會議室,極爲嚴肅地說:“從人類發明火箭能夠上天以來,還從未發現過外星生命。所以,這次探索很有可能會顛覆我們的認知。我們一定要先做足準備,再下到行星探索!”
第二天,穿梭機在那顆行星着陸。除了五名同事負責守着基地外,其他人分三路,坐着探索車、穿着防護服、拿着武器朝目的地進發。
坐在車上,環顧四周,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金黃色。在這個充滿土和沙子的陸地上,如果仔細看,就能發現其中的微妙之處。其中有一塊陸地,地勢低,並且土壤明顯更加鬆軟。因此可以判斷,這裡原先是一個湖泊。
很快,我察覺到不對勁。爲什麼這麼久都沒見到任何生命體?如果探測器沒壞的話……“組長,我發現了類似機器的不明物體的殘骸!”這句話打斷了我的沉思。我立刻走過去察看。在一座小山丘上,堆放着幾具被泥土包裹的機器人,旁邊還放着類似激光槍的武器。拂去厚厚的灰塵,還能發現絲絲血漬。種種現象表明這裡曾戰火紛飛,可原因卻不得而知。我們嘗試修復這些“機器人”,卻發現搭建方法非人類的技術可比。於是,我們只好暫時推斷這裡的外星生命遭到機器人反噬。
天色已晚,做好簡單的處理後我們得返回基地。在回去的路上,我思索着:如果人類的科技再這樣發展下去,會怎麼樣呢?會遭機器人的反噬嗎?也許會,也許不會,但這都和我沒有關係了。
一回到時空穿梭機,我就疲憊地倒在牀上,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