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逼近兩萬億!A股走牛的宏大敘事徐徐展開——道達投資手記

今天,A股三大指數延續上攻態勢,集體創年內新高。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62%,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分別上漲0.84%、0.61%。

整個市場的成交額達到19286億元,再度逼近兩萬億元,上一次高於該金額還是在今年3月6日。今年以來,共出現過3次單日成交額超過2萬億元的情況,這3次均發生在2月下旬。

就指數來看,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出現了明顯的均線多頭排列,這也是兩大指數最近兩年首次出現多頭排列且指數趨勢如此明顯。

對於大盤,沒有太多要說的,當前行情就是重視板塊個股。

不過,需要提到的是,由於上證指數臨近3600點,未來幾天有可能再次出現證券板塊助力大盤衝關的情況。達哥認爲,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在券商股大漲時是不宜追漲的。

從最近幾個月的券商股行情來看,在非主升浪中,都是配合大盤需求衝關的。

方正證券指出,本輪行情屬於典型的“階段一”行情。“階段一”行情的最大特徵是處在盈利下行週期尾聲,這個階段盈利開始有觸底跡象,疊加流動性寬裕以及各種政策利好,容易產生上漲行情。

招商證券則指出,從過去五年密集成交區域來看,上證指數扭虧阻力位爲3450點左右,而Wind全A指數扭虧阻力位爲5400點左右。目前來看,上證指數已經突破我們提到的扭虧阻力位,市場也逐漸產生了增量資金流入的正反饋。站上扭虧阻力後,A股走牛的宏大敘事將會徐徐展開。從目前來看,本輪牛市已經開始醞釀四大宏大敘事,分別是“內在價值牛”“科技爆炸牛”“‘反內卷’牛”和“東昇西落牛”。

板塊方面,受到相關“小作文”的影響,焦煤、焦炭期貨主力合約盤中漲停,煤炭板塊大漲。

當前,煤炭板塊面臨兩個邏輯:一是短期旺季來臨,煤價迎來催化;二是中長期有“反內卷”的託底預期。

信達證券指出,中長期視角下,煤炭板塊的看多邏輯可從政策導向、行業基本面及價值重塑三個維度形成閉環:“反內卷”相關政策的加速落地,對煤炭行業的影響將更爲直接且深刻;從“反內卷”相關政策的核心目標來看,其本質是通過穩定核心領域價格,推動經濟正向循環;在此背景下,煤炭價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中樞”。

信達證券進一步指出,當前正處在煤炭經濟新一輪週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現階段逢低配置煤炭板塊正當時。

近期,建築、工程機械、電力、鋼鐵、煤炭、有色等藍籌板塊先後發力,擡高各個藍籌板塊的重心,但銀行板塊的主動“打壓”不讓指數上升太快,目的是讓各個板塊搭好上攻的臺子並最終走向共振,爲未來市場的主升浪做準備。

雅下水電題材繼續發酵,板塊再度掀起漲停潮。與之有關的工程機械、建材、建築、鋼鐵、電氣設備等板塊位居行業漲幅榜前列。

以工程機械板塊爲例,昨天板塊指數上漲了4.54%,今天上漲了6.29%,有所強化。

達哥用Wind拉了一下最近兩天的數據。從最近兩天單日漲幅超過9.9%的個股數量來看,屬於雅下水電概念的個股,其數量開始有所減少。

這方面可能與部分核心股出現“一字板”有關,在沒有充分換手的情況下,市場對該題材高度及力度的預期有所懷疑是正常現象。

其他板塊方面,有色板塊連續3天收出中陽線。

有色板塊,既有美聯儲降息預期、“反內卷”催化的驅動,也有各個細分行業的邏輯驅動,比如在全球經貿競爭中戰略金屬的價值凸顯。以稀土、銻、鎢爲例,中期邏輯一直未曾弱化。

在牛市中,除了非銀金融、金融科技這類“牛市先鋒”之外,在傳統藍籌板塊中,有色板塊絕對是指數攻關的“偏將”,因此要引起重視。在這當中,稀土、銻、鎢等細分行業的公司,市值不大,彈性大。

中郵證券指出,有色金屬行業具有宏觀預期向好疊加“反內卷”交易的邏輯。

太平洋證券則指出,有色金屬板塊多家公司發佈業績預增報告,稀土和鎢等價格持續上漲,後續有望持續。“反內卷”引導行業有序競爭,對能源金屬產業鏈價格有一定支撐。工業金屬供需兩旺,長期向好。

其他板塊方面,受雅下水電題材帶動週期股走強影響,科技方向及新興行業的資金被分流,創新藥、CPO、PCB等板塊出現衝高回落走勢,但固態電池板塊繼續上漲。

來看一下消息面。

1.人社部:持續推動擴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規模。

2.國家數據局:正在組織相關研究力量,開展全國數據產業規模測算工作。

3.TDI價格持續上漲,年內漲幅達到26%。

4.據媒體報道,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制定基於GLP-1的療法治療成人肥胖症的新指南。

最後,達哥作一個總結:今天市場繼續上行,在即將面臨3600點關口之時,證券板塊未來幾天或助力指數衝關,至於能不能衝關成功,需看市場表現。但在券商股大漲之時,不宜追高。

板塊方面,雅下水電題材帶動多個板塊,短期有較熱的跡象,不宜追高。創新藥、PCB、CPO、固態電池等近期核心板塊,適合低吸。中期而言,繼續研究非銀金融及金融科技。

PS:想了解達哥的更多觀點,或想和達哥交流,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道達號”。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