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質隊播撒人文星光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在地質隊播撒人文星光
——江西省地質局第五大隊工會工作實踐紀實
近日,江西省地質局第五大隊工會獲評“2023—2024全局模範職工之家”。一直以來,第五大會工會以“服務職工、賦能發展”爲主線,在構築“有溫度、有活力、有擔當”職工之家的征途上,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之路。
機制創新:“師帶徒”育才與行政改革的雙向賦能
第五大隊工會以“師帶徒”活動爲創新突破口,充分激活技術骨幹這一“人才富礦”的“傳幫帶”效能,深度挖掘“五小”活動的內涵價值。2024年,在“師帶徒”的溫暖接力中,10對師徒成功結對,他們如技藝傳承的薪火,在相互砥礪中共同成長。
這一年,成果斐然,3項QC成果照亮了創新之路。《減少地質災害點調查時間》縮短了危險排查的週期,爲守護一方平安贏得了寶貴時間;《提高鑽孔灌注樁成孔質量一次驗收合格率》以精益求精的態度築牢了工程質量的基石;《提高TEM法的有效勘探深度》以科技之力拓展了勘探的邊界,爲地質研究開闢了更廣闊的天地。這3項“小革新”憑藉卓越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在省、局評選中脫穎而出,斬獲獎項,成爲第五大隊創新徵程上的閃亮勳章。
在春秋遊活動改革的浪潮中,工會創造性地推行“自主點單”模式,各分工會宛如技藝精湛的廚師,依據職工精心列出的“心願清單”,量身定製獨具特色的活動方案。工會則化身爲貼心的“後勤部長”和可靠的“安全衛士”,在資源協調和安全保障方面全力護航。
2024年,測繪分工會精心烹製的“古村落尋寶”活動這道“文化大餐”,巧妙地將測繪技能競賽融入鄉村旅遊的畫卷之中,在衆多活動中脫穎而出,成爲年度最受職工追捧的“爆款”。
“我們就是要讓分工會真正當家作主搞活動,讓職工成爲活動的創意者、方案策劃者和特色打造者。活動不僅要讓職工玩得酣暢淋漓,更要將大家的心緊緊凝聚在一起,讓工會的溫暖真正走進職工的心坎,成爲職工心中不可或缺的‘孃家人’。”離退休管理科科長、工會副主席藍巧娟說。
服務延伸:“小家”連“大家”的溫情實踐
在傳統“四季送溫暖”及傳統節日慰問的基礎上,第五大隊工會精心構建起“職工-家庭-子女”三維關懷體系,宛如爲職工生活織就了一張細密而溫暖的防護網,全方位、多層次地給予職工關愛與支持。
2024年暑期,工會精心籌備開辦的職工子女託管班,恰似一場及時雨,潤澤了衆多職工的心田。這一創新舉措,不僅一舉解決了45餘名職工子女暑期無人照料的燃眉之急,更巧妙融入地質科普課程,爲孩子們打開了一扇探索地質奧秘的奇妙之窗。在託管班這個充滿愛與知識的港灣裡,孩子們既能享受到安全無憂、趣味盎然的學習生活環境,又能在地質科普的薰陶下,在幼小的心靈中種下對科學探索的熱愛種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爲精準觸達職工家庭的內心需求,工會匠心獨運,建立起“一線職工家屬關懷檔案”。這份檔案,宛如一份詳盡的“愛心地圖”,清晰記錄着每個家庭的特殊情況與需求偏好。每逢端午、中秋等傳統佳節,工會工作人員便化身溫暖的使者,帶着精心準備的糉子、月餅等飽含祝福的傳統美食,走進堅守一線職工的家中。
2024年,第五大隊與新餘市渝水區人民政府合作成立“新時代地質工作渝水站”,爲渝水區乃至整個新餘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開啓了地質工作與地方發展深度融合、攜手共進的新篇章。“地質科普宣講團”走進新餘市中小學校開展地球科學講座,惠及師生3000餘人次。(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