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一年,騰訊把元夢之星縫成了派對遊戲天花板?
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去年全網爆火的《元夢之星》?由於當時周圍的人都在玩,我也跟風玩了一陣子,你還別說這遊戲確實是有一點上頭的。不過熱度一過我便沉迷其他遊戲了,畢竟今年不管是單機大作還是二遊陣容都挺豐富的,根本玩不過來。然而最近羣友發了幾張截圖又勾起了我對這遊戲的興趣,於是我就回歸又玩了一下。
好傢伙,這一進遊戲就嚇了我一跳:《元夢之星》的廣場由一個變成了四個,每一個,不能說人滿爲患吧,但也都熱熱鬧鬧的;奸商們倒是沒怎麼露過面,但大家交友聊天,積極互動,也是說得熱火朝天;更離譜的是剛回歸不到一個小時就收到了五個好友申請不說,自家門前也是吃盡百家水肥,似乎比我親自照顧那會兒還多了幾分繁盛……
都說今年的二遊喜歡打復活賽,大部分還都打贏了,怎麼你這《元夢之星》也來打復活賽了?
倒也不奇怪,就算把時間推回到《元夢之星》誕生之初,明眼人也能輕鬆看出這絕對是遊戲中比較“奇葩”的存在,我個人甚至在朋友安利下還百般嫌棄,認定它絕不是個具有獨創核心體驗的標準遊戲,很難在遊戲圈掀起什麼大風大浪來——算是“遊戲婆羅門”的傲慢與偏見吧,也的確帶着點兒端遊玩家對手遊的天然鄙視。
不過現在看這欣欣向榮,火辣辣的事實狠狠拍在了我臉上,我依然認爲在某種意義上,我的判斷也不算錯吧?《元夢之星》就是個缺乏核心體驗的“大雜燴”,只是這種離散式的遊戲體驗又何嘗不是《元夢之星》的優勢所在呢?
稍安勿躁,容我狡辯。
上手《元夢之星》,你有很大概率直接點進經典模式,來上一場別開生面的“男生女生向前衝”。這是一種幾十人擠在一起的障礙賽,大家跑啊跳啊衝向終點,注意躲避兇險的機關,期間可能不幸踩中了別人扔的香蕉皮,也能撿到各種道具或增強自己,或回敬他人,一路過關,淘汰對手,最後剩下的八個人再決出勝負。乍一看遊戲直觀而殘酷的淘汰制頗有當年《魷魚遊戲》的風采(某些關卡已也復刻致敬了),鼓勵玩家們從一開始就跑在前頭佔得先機給後面的競爭者找點兒麻煩;但其圓潤可愛的畫風和配合“糯嘰嘰”的視覺觸感又“中和”了競爭的殘酷性,加上各種機關道具的強力效果導致比賽瞬息萬變,很難累積優勢,也讓我能明顯感到自己落敗並非實力不濟而是運氣不佳,於是伸伸懶腰,欣然接受,之後就放下手機該幹嘛幹嘛去了。
總體而言是很綜藝,很熱鬧的歡樂體驗。
但這絕不能算是《元夢之星》的核心體驗。畢竟,這種“綜藝遊戲”本身就是個體驗豐富的大集合。單就是經典的障礙跑,不同地圖的跑法思路都大不相同,整體風格更是上至寰宇,下至潛水道,包羅萬象又各具特色;而這障礙跑還只是經典賽事的部分而已,在這一模式下你還能體驗到包括並不限於一二三木頭人,分組對抗塗色趕羊,雲端之上煙花互噴等等等等一系列恆久經典或時下流行的小遊戲對抗,也算以小見大,提前劇透了這遊戲的整體風格。
也就是說,沒錯,這個經典模式也只是《元夢之星》遊戲體驗的一小部分而已。同樣是在經典模式,圓潤可愛糯嘰嘰版的《王者榮耀》已然上線;而打開娛樂模式,你能看到很CF的武器大師,很among us的誰是臥底,很人類:一敗塗地的大亂鬥,經典的各種競速塔防種田躲貓貓,甚至與New one合作免費的《隱形守護者》,就連最近小火的騙子酒館也順利加入了《元夢之星》的大家庭……果然,你永遠可以信任天美跟進熱點的速度。
然而,代價是什麼呢?很明顯,單個遊戲內容深度上的不足。
以武器大師爲例,你需要用愈發難用的槍械擊殺對手獲得升級,最後使用近戰放到對手終結比賽,和CS的某個模式頗爲相似;不過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地圖會小很多,除某些特殊武器外,槍械的手感也沒啥明顯區別(也可能是因爲畫風原因,打中腦袋太容易了),總體而言大部分類似的小遊戲都是機制完整但沒啥研究空間,很難讓我這種獨狼玩家愛不釋手——也算是自帶防沉迷機制了。也正因如此,我真正領略《元夢之星》魅力時,已經是差不多過了一個禮拜的朋友聚會後。
說來可笑,那天我們菜過五味,心血來潮,打開了吃灰許久的NS,折騰了半天四人聯機,結果不到20分鐘就被“分手廚房”搞得劍拔弩張;好在朋友及時救場,做個任務,於是掏出手機,元夢之星,啓動!聯機組隊一氣呵成,分分鐘就開始馳騁賽道了。
而更妙的是,接下來的幾十分鐘裡,我們贏了就等在終點領獎臺,一邊疊羅漢一邊商業互吹;輸了就退出來領領獎勵,一邊分享抽象瞬間一邊再來一把,可謂歡聲笑語不斷,一掃之前陰霾;幾局之後略顯煩躁,我們又開啓了可愛圓潤版的“吃雞大賽”,讓我這種出門被秒,趕路暴斃的人形快遞也體驗到了和人剛槍的快樂,也在片刻之後立馬頓悟了這遊戲“缺乏深度”的良苦用心:爲了讓我這種純純的新手也能快樂遊戲,可不是就得簡化機制,儘可能縮小老手和新人之間的差距嘛。
那天下午,從豔陽高照到月明星稀,歡聲笑語,不絕於耳;而此去經年,我們和《元夢之星》的緣分也走出了客廳,走進了各大商服的餐廳,密室逃脫的小室,奔赴旅途的列車,甚至陽光明媚的公園,我和朋友熟悉了一個又一個新內容,也愈發確定最初的判斷恰如其分:《元夢之星》確實是個缺乏核心體驗的“大雜燴”,但這種離散式的遊戲體驗在實質上輕易化解團聚朋友們的衆口難調——誠然,《元夢之星》多數遊戲模式在其他平臺可能有機制更完善的,但顯然我們很難把它們所在的平臺常備在身;相比之下,只要拿出一部幾乎人手必備,而且聯網穩定,效率極高的手機,就能在不切換APP的情況下,很方便地玩兒到所有這些項目……反正我願意放下此前的芥蒂,尊《元夢之星》爲免費的“賽博遊樂場”。
而說起遊樂場,《元夢之星》遊戲本身,起碼它的等候大廳還真就是個貨真價實的賽博遊樂場。已經不知多少次了,我們在這片區域裡跑跑跳跳,一邊欣賞皮膚效果,一邊用隨機生成的道具互坑,也間接熟悉了它們的用法;也是在這個地方,我們手拉手舞起巨龍,聽窗外鞭炮咋響,看頭上紅包雨落下;還是在這個熟悉的地方,我慢慢發現二層小樓有好多嘉年華遊戲可以遊玩,把球場的大球送進球門能收到綵帶和歡呼,只要問上一句我就可以自己騎上蠟筆小新聯動的自行車四處閒逛,兩個陌生玩家坐在同一個長椅上就會開啓悄悄話,而自己家園裡的大電視真的直通騰訊視頻,有時候我們會各自拿着手機讓小人聚在某個夥伴的家園裡一起看電視,這場景,詭異得很溫馨。
除此之外,《元夢之星》裡不止可以建造自己休息和招待朋友的小小家園,也能隨意使用遊戲引擎資源,或佈置任務,或設下阻礙,或播放音樂,或講個故事,總之拼出個自己設計的獨特關卡出來,還能放在社區供人遊玩點贊,說不定已在不知不覺間培養了無數個未來知名遊戲人出來。
雖說是剛剛回歸還沒怎麼探索,但我毫不懷疑其他三個新增的世界同樣細節滿滿,能自娛自樂很長時間;但如果你對這麼休閒的玩法不感興趣,又恰好手指靈敏,頭腦犀利,多看資料,功課做足,那也能在這遊戲裡得償所願——畢竟,《元夢之星》還是有段位系統的,自然能幫你想要分出個水平高下;而在上次棄坑之前,我的朋友也用血淋淋的事實反駁了我的判斷,原來這遊戲真有那麼多提升成績的門門道道,也真有高手能完成看似不可能的操作,只是帶我這種純鬧着玩兒的休閒玩家,多少還會有些力不從心。
《元夢之星》依然是個好遊戲,我們置身其中仍能各取所需,只是不好強行一起遊玩兒罷了;而漸漸的,沒了社交的需要(更確切地說是機會),我也漸漸把生活重心轉向了別處,直到今天才和《元夢之星》再續前緣。
這次故事會有所不同嗎?也許吧……
我毫不懷疑總會有一羣朋友捧着手機,常駐這“遊樂場”裡歡天喜地,或者配合默契地大殺四方守住段位第一,也相信《元夢之星》不會放棄孤身前行的玩家們——畢竟這是個運營了整整一年了的遊樂場,總有些項目能給你帶來幸福。
遊戲嘛,還是開心最重要。
關注“碎碎念工坊”,每天分享好遊戲,從此告別遊戲荒!